“百萬大軍,灰飛煙滅,巴城的勢族和西土人知道了,表情一定會精彩,可惜末將無法親眼見到。”常威目光投向巴城,揶揄了一句。
“哈哈哈……”趙煦笑了起來,“不管他們現在的表情是什麼,最終,本王一定會讓他們哭。”
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引入外敵,導致生靈塗炭,此乃國賊。
隻有殺之方能解了他的心頭之恨。
巡視了一遍昌城,趙煦和常威回到府衙。
士兵們收拾打掃了一下,這裏成了戰時指揮室。
拿下江州和湘州,同時摧毀了勢族百萬大軍,這的確是一場階段性勝利。
不過距離全麵勝利,還是差些火候。
所以,二人立刻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沙城南下桂州,再繞道雲州進攻巴州,這條路太過險阻,且兜了一個大圈,還有擊潰雲州的南平軍隊,方能抵近巴州,如此會浪費太多時間。”趙煦道。
不同於當代,古代的自然環境是非常好的。
這就造成到處是密林大澤,山中野獸毒蟲肆虐。
甚至一些地方還有瘴氣。
而恰恰桂州和雲州是這類地方最多。
最重要的是,這一圈下來,王府親軍要走三千裏路以上。
期間隻怕因自然環境造成的非戰鬥減員要比打仗死人還有多。
所以,這條路是一定不能走的。
如此,便隻剩下兩條路了。
一條是沿著長江逆流而上,這條路最直接,但也最危險。
因為當代聞名的三峽就在湘州到巴州這一段。
真可謂,山勢陡峭,兩岸猿聲啼不住。
隻要在險要處架上幾門炮,下麵的船便隻能挨打的份。
這條路可以一試,但不可強求。
那麼他們剩下的唯一一條路便是從葭萌關進入益州,再從益州進攻巴城了。
益州一馬平川,與巴城僅有西麵的數道山脈相隔。
隻需打通山脈的隘口,便可直抵巴城。
再者,益州也是撬開雲州的支點。
從益州更方麵進入雲州。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拿下大頌最後一塊產糧區,斷絕巴州的糧草供應。
之後,即便進攻巴城受挫,他也隻需拿下雲州,將巴城團團圍住,待其糧草耗盡。
不過,他相信還是不至於走到這一步的。
江夏和昌城的勝利不僅讓他,也讓王府親軍從將領到士兵都對當下王府親軍的實力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讓他們越發自信。
打穿益州,拿下巴州和雲州對他們而言,或許不是那麼難。
“所以,為今之計,隻需留下一萬人戍守沙城和昌城即可,其餘人渡江北上,繞道葭萌關,與秦軍一起拿下益州。”趙煦說道。
至於從九江逆流而上進攻巴州這件事,他準備調遣部分陸戰隊士兵嚐試。
和王府親軍的訓練不同,陸戰隊士兵的日常訓練中,有一項是著重訓練的。
這就是水性。
在水中,陸戰隊是兵如同魚兒一樣靈活。
即便戰船沉了,他們活下來的幾率也比王府親軍士兵多。
“是,殿下。”常威應了聲是。
包括在東南三州留下的一萬人,已經前往越州和桂州的一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