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洞悉事態(2 / 2)

他絕對不會允許在大頌北方盤踞一個龐大的勢力的。

而這,也是一場硬仗要打。

如此,接下來一段日子,他還得依靠海軍維護海外利益。

“既然如此,就再給你們三萬兵額,將陸戰隊拓展至六萬。”趙煦道。

對於軍隊的數量,他隻求夠用。

如果形勢惡化,再大舉擴兵。

養兵是需要錢的,也需要青壯,這會影響發展。

而由於軍製的改革,以及火槍的運用,隻需三個月便能練出一隻軍隊來,就更沒必要維持一隻龐大的常備軍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直到戰爭爆發,各國的軍隊才大舉拓展。

幾個月的時間內,德國把它的常備軍從七十九萬增加到五百萬,奧匈帝國從四十五萬到三百三十五萬。

法國從七十九萬增到四百萬,俄國從一百二十萬增到六百萬。

到了二戰時期,擴軍規模更是恐怖,二戰結束,蘇聯和美國俱都常備千萬級別。

當然,這是現代的例子,眼前還有一個例子。

就是東瀛和勢族們了。

根據情報,當下他向東瀛發起進攻後,渡邊案大舉擴兵,在他的打擊下,南方四藩的兵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了六十萬。

按俘虜說的,僅僅吳國的兵力也從四十萬增加到了百萬。

這還僅僅是吳國的,沒有把謝家等計算在內。

“謝殿下。”周毅聞言大喜。

身為海軍大將軍,他自然樂意見到麾下的士兵越來越多。

定下此事,趙煦沒有急著回去。

此番,夷州被他拿下,他想知道吳國會有何反應,於是等待在臨城的四院眼線將情報送到這裏。

三天後,四院眼線將一份情報送到了他手中。

“吳國正在遷都,準備前往江州昌城,同時又令沿海城池的裹挾百姓向內遷徙,堅壁清野。”趙煦將送來的信讀了一遍,順手交給了周毅。

這江州就是當代的江西,昌城便是南昌的位置。

在當代,滕王閣便是在這個地方。

唐宋元明時期,南昌經濟十分繁榮發達,一度是南方最大的造船業基地。

在大頌,昌城雖然不如梁家的臨城富庶,但因扼守重要水道,貨物能通過水路抵達臨城,所以也能被稱為大頌重要的城池之一。

且江州又多山,便於藏兵。

梁開選擇這個地方也就可以理解了。

當然,在他看來,這昌城也隻是個臨時都城。

如果戰事不利,他們定會繼續遷都。

不過,這次梁開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倒是令他有些意外。

主動放棄富庶的沿海地區,向內陸遷徙,這可需要不少的勇氣和決斷。

“勢族們自知無路可退,現在是狗急跳牆了。”周毅微微有些不爽。

他正準備統領海軍如同對付東瀛一樣對方江南勢族。

沒想到勢族給他來了釜底抽薪,直接跑了。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13168824/11395295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