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
王府。
蒸汽機出現在臨城,以及勢族在不列顛和吳國聯合艦隊的掩護下,撤往九江以南的消息,先後被送到趙煦手中。
又過了兩日,常威再次送來一份戰報,王府親軍接掌了揚城。
隨即,趙煦給常威下了一道命令,讓他返回燕城。
除此之外,他還將周毅叫了回來。
孫政此番出使,基本上達到了他的目的。
接下來,他會按照和吳國的約定,雙方暫時劃江而治,不會與加入了東土聯盟的吳國繼續鏖戰。
畢竟,他一邊打,東土聯盟的參與國一邊向吳國輸血。
這等於遊戲中有個奶媽不停奶對方的血量,砍了半天,對方依舊生龍活虎。
最終,雙方會打成消耗戰,內耗的終究是大頌的國力。
這絕對不是他願意見到的。
當然,由不列顛和吳國組成的艦隊封鎖了九江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燕州的海軍或許能夠憑借數量擊敗不列顛的艦隊,但是顯然無法擊敗不列顛加吳國的聯合艦隊。
何況,這其中還有山姆國參與其中。
海戰打響,他們的戰艦必然也不會缺席。
所以,麵對當下的局勢,他的最優解便是穩固北方。
如此,自己便掌握了大頌近半疆土還有四千萬左右的人口。
土地意味著資源,人口意味著勞動力。
資源加上勞動力,就是工業騰飛的基礎。
再者,這四千萬本身也是消費市場,一個絲毫不受勢族影響的消費市場。
數日時間內,常威和周毅抵達了燕城。
這時,趙煦在議事堂召集群臣議事。
“殿下,當下呂昌進攻順利,基本拿下了寧州的郡縣,正在向亳州和豫州進發。”
文武大臣分列兩側,常威出列,向趙煦介紹當下的戰事。
趙煦點點頭,三家勢族的主力撤到九江之南,亳州和豫州不過是一些殘留的豪族。
對付這些豪族,呂昌統領的三萬兵馬,綽綽有餘。
不過,根據來自當代的經驗,這些不甘心的豪族一旦落敗,竟然會落草為寇,鬧起匪患。
所以,他對常威道:“攻城略地的時候,要注意清剿躲入深山老林的豪族殘兵,免得他們禍害鄉裏。
“是,殿下。”常威應了聲。
趙煦接著望向劉福,“打下來的城池,王府親軍隻是代管,最終還是要你們這些官員去當地為政,前些日子,本王便讓你擬定官員名單,可有了眉目。”
劉福出列,拱手道:“回稟殿下,臣從司州,晉州,燕州,寧錦都司各郡郡守中,挑選出了七位佼佼者,準備擔任秦州,雍州,齊州,寧州,亳州,豫州以及荊州州牧。”
“又從各縣挑出了一些官員充任郡守,縣令及以下官員,因外派而缺乏的燕州官員則從政務學堂的學員中選拔補充。”
趙煦聞言,神色滿意。
老練的官員前往這些地方,能更快地恢複當地民生。
雖說,劉福提到的荊州還正在打仗。
不過等王府親軍向荊州進發,這也是隻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北方的戰事除了荊州,基本沒什麼大問題。
劉福也做好了接掌各州的準備。
這時,趙煦望向周毅,“琉球的事情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