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旗開得勝(2 / 2)

展振雄咬咬牙道:“去,怎麼也要去看看,希望能找到一點線索,他們不敢持有武器公然的坐空中‘交’通工具,不可能走得很快,我們能追上他們。”

一想到這次去的地方可能是被劫掠過兩次的不‘毛’之地,大家又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

反正這一次也沒什麼危險,就當是探險了,走一遭也好。

..

談話間,龍鱗頓住腳步,道:“到了。”

眾人看著滿山翠樹,不知道到了是指到了哪裏,隻見龍鱗幾步登上坡頂,對大家道:“納帕錯,地獄之‘門’,就是這裏了。”

林凡等人跟著那森登上坡頂,撥開草叢,眼前碧‘波’‘蕩’漾,一汪清泓泛起粼粼‘波’光,一陣湖風吹送來清爽。兩麵的大山像一艘船,裝了滿滿一船清水,納帕錯,這個隱藏在森林背後的小湖外形像一隻眼睛,或者說是一個梭子,湖水碧綠得好似翡翠。湖心一大一小兩座小島,古木盤曲,崖壁刀削,就好似眼中雙瞳,繞島而翔的飛鳥,更為翠湖增添了幾分和美。

“啊,好美啊!”沈欣然發出驚讚,納蘭若曦有驚歎之‘色’,不過沒發出聲。

風停‘浪’靜時,整個湖麵好似一麵碧‘玉’做成的鏡子,嬌翠‘欲’滴,讓人感歎這種顏‘色’的絢麗,湖水多深並不知道,但可一眼望穿,水裏的遊魚尾尾可數,時動時靜,銜尾歡舞;當風襲來,整個湖麵就如同活了過來,一襲翠袖的少‘女’婀娜起舞,淩‘波’微步,寒水生煙,將湖和山繚繞得如夢如幻。這一群人大多去過九寨,知道那裏的水,那種繽紛得無法形容的‘色’彩,這潭碧‘玉’的顏‘色’便如同九寨之水一般,但是九寨的湖沒有它大,沒有它活,沒有它這般靈動和聖潔。臨湖而近,呼吸頓停,仿佛透過湖麵,可以遙望前世今生,

龍呐和尚宣了個佛號,入定而坐,眾人也都是望湖臨風,榮辱皆忘。

碧空在上,翠湖在下,時而飛鳥掠空而過,倒影湖中,相映絮雲,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每個人心中不禁升起“就該是如此”的想法,水雲之間,變化萬千,怎麼看也看不夠,不僅是眼睛,而是整個身體都欣賞著這湖光山‘色’,心靈沐浴在寧謐之間。

如此美麗的地方,怎麼就會是地獄之‘門’呢?林凡有些疑‘惑’和費解!

“聖使大人,這裏就是地獄之‘門’了,我隻能送你們到這裏,後麵的路,就要靠聖使大人自己去找了。”

龍鱗因為有祖訓,就拒絕了林凡等人的盛邀,堅持不踏上地獄之‘門’一步,但他告訴林凡道:“聖使大人,其實龍吉很早以前就上島去看過,這次他多半陪同另一位聖使大人一同上島去了,如果你們見到他,請告訴他讓他快些回村子,就說朵朵很想他。”

龍鱗不可去,林凡也就沒有勉強,動手伐木造船,然後朝著那地獄之‘門’的小島劃去!

船上,龍鱗的身影越來越遠,唐朝問道:“魯朗族的名字我總覺得有些熟悉。”

龍呐和尚道:“魯朗在古藏語中,其實也是龍王穀的意思,這裏的族人顯然和神龍有一定關係的,千百年來,他們一直沒有離開這裏,顯然是在守護著什麼?”

“會不會就和天空之城有關係呢。”

唐朝繼續問道。

“應該吧,不過我們還是走一步看一步,興許在地獄之‘門’,我們就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龍呐和尚道。

“到了。”林凡和巴基揮動簡易船槳,繞著這有地獄之‘門’的小島轉了一圈,沒有發現可以靠岸的淺灘,唯一上島的途徑,就隻能攀岩而上。大家解繩拋錨,紛紛攀爬上了岩壁,如今這種九十度的直壁攀岩,對他們而言如履平地,三兩下就抵達小島崖頂。

攀上崖頂,放眼四望,隻見古樹參天,鳥語‘花’香,方才是在畫外看畫,如今卻是身在畫中看畫外,另有一番風景令人心醉神‘迷’。湖‘波’漣漪,飛鳥遊魚,自不用說,而身在島頂,放眼而去,看見的是四周連綿群山,山巒相疊,翠翠幽幽,無限深廣。更令人心動的是,遠處白雪封頂,突兀刀棱,直‘插’雲霄的高峰,如雪亮軍刀直指蒼穹,叫人好生敬畏。正所謂:遠山蒼蒼連天翠,雪峰皚皚映日紅。

納蘭若曦突然指著天邊雪峰叫了起來:“旗雲!是旗雲!”

龍呐和尚馬上合十宣經,為這難得一見的天賦聖景祈福吉祥。隻見一朵如棉‘花’鬆軟的白雲飄至雪峰頂端,被雪峰攔住了去路,它倔強的繼續前行,整朵雲被雪峰扯成一麵巨大的雪白旗幟,又好似聖潔的‘女’神雙手高舉著白‘色’的麵紗,迎風招展,蔚為壯觀。在藏區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見到旗雲就好比見到了佛光,海蜃,都是大吉祥,大福氣,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珠峰旗雲,氣勢雄渾,天工之作。

唐朝道:“好,看來老天都在祝我們旗開得勝!”

展振雄也‘露’出淡淡笑容道:“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