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遇到街坊四鄰,打打招呼,住步聊幾句,走走停停。
路過照相館的時候,周誌剛停步。
照相館門口掛著個牌子,‘本館臘月三十至初七休息。’
“爸,69年後,咱們家還沒有拍個全家照吧。
家裏新添了這麼多人,應該拍個了。”周秉義看出老爸的想法,說道。
“今天臘月二十八,明天臘月二十九是照相館年前最後一天開門,明天人都齊,明天照吧。”蔡曉光說道。
周誌剛掰了掰手指,數了數,“多了六口人,翻了一倍,是該照個全家照了。”
光字片的路又窄了好多,違建房多了數倍,當然小孩也多了,快過年了,都蹦蹦跳跳在路邊玩耍。
輕車熟路,到了老周家。
房子還是那個房子,他不在,一點沒變。
進門的錢文摸著下巴,考慮是不是抽時間去趟深城,弄些錢,弄些新家電回來。
去年他跟著言老去深城調研,南北方的差距實在是有些大,哪邊都嚐試開始銷售樓房了,這邊房屋買賣才剛剛有個響動。
實在是有些落後幾步啊。
“康康,明明,英英。”一進門,李素華眼裏就隻看到三小隻。
錢文等大人一笑,年紀越大,眼裏越隻有小孩。
真是隔代親。
錢文他們自己顧自己的上樓,放東西。
一層,客廳處,鋪著一塊老大的純羊毛地毯,周誌剛,李素華和小不點明明,英英玩著,一旁小大人的周學康無奈吃著糖,他實在不習慣爺爺奶奶把他當小孩逗。
不過明明,英英可沒小康康小時候乖,沒一會就哇哇哭了起來。
“媽,鄭娟媽和光明呢?”錢文下樓,沒看見人,問道。
“老姐姐去北陀寺了,光明陪著。
說上柱香。
今天要不是你們說回來,我也跟著去了。”李素華抬頭說道。
錢文點了點頭,這些年生活越好,鄭母是越信佛。
個人信仰,他也不阻攔,反而覺得挺好,心中有念想,也容易長壽。
讓鄭娟去哄一下孩子,他打開帶回來的行李包。
“我和娟兒帶了一些特色小吃,都是全國各地的,媽你看放哪。”錢文從包裏往外拿東西。
周秉義和郝冬梅也在往外放東西,也準備了不少過年用的禮物。
“先放哪吧,一會在收拾。
英英這是咋了。”小女兒英英就是鄭娟都沒哄好,哇哇的哭,讓周誌剛和李素華手足無措。
錢文看了看,“是不是餓了,您這孫女可是個大胃王,比明明能吃多了。”
李素華急忙衝奶粉,吃上東西的英英一下不鬧了。
抱著孩子,周誌剛突然有些惆悵,看向不遠處在往外拿東西的周秉義,又看了看兒媳郝冬梅,莫名的歎了口氣。
忙前忙後的蔡曉光看到,急忙轉身要躲開。
可他還是闖進了周誌剛的眼簾,“曉光,你看康康,明明,英英可愛麼?”
蔡曉光住步,慢慢轉身,他這是逃不了了。
幹笑道,“可愛,看著就讓人喜歡。”
“那你和周蓉什麼時候要孩子啊,都老大不小了,周秉29,都三個孩子的爹了,你和周蓉都三十出頭了,也該要個孩子了吧。”周誌剛沉聲說道。
他至今都沒想明白,都老大不小了,大兒子和二女兒怎麼就不急呢。
尤其是大兒子,當初答應著去了大學就要孩子,現在卻一拖再拖,讓他費解。
聽到二人的話,周秉義一頓手上的動作,然後當做什麼也沒聽到繼續掏東西。
郝冬梅眼眶微紅,很快忍住。
蔡曉光就呆在原地,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倒是想要個孩子,也非常方便,可周蓉這些年強那了,他也很無辜,無奈啊。
他看向錢文,心想,‘都是因為這貨!’
錢文見家裏氣氛一下凝重起來,砸了咂嘴,往嘴裏塞了一顆蜜棗。
周蓉什麼情況他是不怎麼清楚。
可周秉義和郝冬梅什麼情況他知道,他們有過孩子,可惜給流了,當時郝冬梅哭的死去活來的。
現在怎麼說呢,正在努力,怕家裏擔心又不能解釋。
周秉義更怕沒有結果,傷了郝冬梅。
無聲中,這時家門開了。
去燒香的鄭母和光明走了進來,打破了這個凝重的環境。
“媽,光明。”錢文望去。
光明已經長大了,大高個,人帥氣,尤其是那雙眼睛,明亮,漂亮,又深邃。
“姐夫~”光明笑得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