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古代,怎麼能不打個卡。
約定比鬥,兩人養精蓄銳一晚。
第二天,四人相聚,他,項羽項梁,範增。
在一處廣闊的場地,騎馬相對。
一人戟,一人槍。
場麵風卷殘雲,殺氣凜然。
馬嘶聲,戰喝聲,槍與戟的刺耳碰撞聲。
項羽等今天等了一年,招招重擊。
錢文揚長避短,防禦,躲閃多於進攻,每在項羽露出破綻,招式力竭之時反擊。
讓項羽好不痛快,口中暴喝讓錢文不要閃躲,堂堂正正和自己比鬥。
要是沒有彩頭,錢文也就和項羽痛痛快快硬碰硬了。
可比鬥前,項梁提議這次敗者答應勝者一個條件。
無條件那種。
錢文一下就猜到這一定是項梁,範增賊心不死。
他們還在打自己的主意。
當時項羽也猜到了,這種小人行經他當然不允許出現在自己重視的比武上。
當場就想否決,可給一旁的範增給堵住了。
錢文一直的原則是不和項羽,項梁一行人有太大糾葛。
因為,會麻煩纏身。
可他這一年多經項羽,項梁一行人照顧,讓自己舒舒服服的融入大秦,還傳授了武藝,小篆,一些書籍。
項梁,範增雖有小心思,可也未傷他分毫,他也不是無心之輩,他這人就是你對我好,我一定會投桃報李。
項梁也就是抓準這點,才在這個合適的契機上提出,讓他不好拒絕。
所以他比鬥不能輸。
錢文的優勢是體力足,速度快,招式靈活多變。
他在那場比鬥中是招式盡出,虎形墜的‘強體’‘治療’都用了。
就這還是在項羽的大戟下險象環生,項羽從小學武,勇力非凡,他這個剛剛學一年的武學初學者怎麼可能是敵手。
尤其刀劍無眼,最後的纏鬥項羽都殺紅了眼,手中大戟帶起陣陣寒光,錢文壓力山大。
要不是有這‘第六感’傍身,招招先項羽一步,他早落馬了。
就是這樣,一旁的項梁,範增都驚掉了下巴。
早知錢文勇武,也戲稱不下於項羽,可多是繆讚,這次真讓他們開了眼。
易小川離開會稽縣是闖師門三關。
錢文離開會稽縣,是問心無愧,走的坦坦蕩蕩。
想要他的一個承諾,可以,我給,就看你們抓不抓得住了。
兩人打到最後是大汗淋漓,錢文知道自己短處在哪裏,一直在遊動,從不和項羽硬碰硬。
項羽是被錢文的時不時一記殺招弄的頭痛不已。
其實,錢文早早輸了,明眼人都能看出錢文武力不如項羽,隻是一直在用靈活的身法,出其不意的招式,延長這次的比武時間。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錢文在能防守,遊動,可久守必失,如果一朝棋錯,他和項羽這次的比武就落下帷幕了。
一旁的項梁,範增都已經撫著長須,等待項羽的勝利了。
可他們錯算一件事,錢文又熟知一件事。
項羽耐心不足。
項羽要的是暢快淋漓的比武,不是現在的貓捉老鼠的局勢。
項羽急了,他沉著冷靜的招式亂了。
錢文一直懸著的心卻一下放下了,他賭對了。
他等的就是項羽失去耐心,著急的那一刻。
他一直躲閃的招式一下淩厲起來,更加詭異多變,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槍芒。
項羽心亂了,招式亂了,氣勢破了,錢文抓的時機很準。
項梁,範增都看的急了。
可項羽不愧是項羽,在絕境也不會低頭。
既然敗局已成,那就以傷換傷。
也不躲閃錢文的長槍了,大戟一個橫掃就要把錢文打於馬下。
錢文早就防著這一手,一個躲閃開,一拉韁繩遠離項羽五步,在項羽剛剛喘息,要重新和錢文戰做一團時,錢文的攻擊到了。
一束束劃破長空的利箭射向項羽。
這一年苦練長弓,錢文的臂力加上‘古戲法’賦予的獨特手法,他的箭法快準狠,百步穿楊不在話下。
項羽在硬接五箭,在第六箭時,被錢文的無頭箭射中了胸口,他敗了。
這場比鬥結束了。
他,錢文,贏得了項羽的一個無條件承諾。
項羽說,“什麼條件都可提。”
當時項梁的臉都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