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輪回、夏夜、螢火蟲(1 / 2)

大賀皇宮,年輕的皇帝已經步入了中年,而這座風雨綿延數千年之久的王朝,也又撐過了十二年的天機氣數,甚至在未來,還要繼續綿延下去。

初入中年的皇帝,行事已經穩妥不少,此時正坐在書房內,借著幾盞黃燈,批閱最近的奏折,自天火之劫以來,這奏折上倒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大抵都是些水利興修,農田開墾之類需要撥款的雜事,自然都是隨手批紅。

批閱至一半時,一個道袍身影無聲息的出現在皇帝身前,躬身拜道:“微臣拜見皇上,若是平時,臣自然不敢這般冒昧打擾,但如今正值天火大劫十二年一輪回之際,微臣實在是不得已,才這般冒然覲見,還請皇上,海涵。”

皇帝抬頭看了他一眼,隨即低下,繼續批閱著奏折,聲音卻不怒自威:“愛卿夜半來訪,不知有何要事啊?”

“皇上可還記得,微臣十二年前所說的救世之人?”那道人也不做作,開口便直奔正題。

“有些印象。”略作思考,皇帝點頭答道。

“那皇上可知,這十二年意味著什麼?”道士開口詢問,良久,見皇帝沒有回答的意思,自顧開口道:“《大賀.年譜》有載:‘歲星一紀,十二方圓。’十二年,恰好是歲星繞天一周所需的時間,也就是,一個輪回。”

“愛卿的意思是……”皇帝頓了頓,沒有說下去。

道人見狀,連忙接上:“微臣以為,解鈴還需係鈴人,這輪回之劫,還需救世之人來解啊!”

隨後,道人再次拜道:“微臣願替皇上走上一遭,若其可用,則大用之,若不可用,便殺以絕之。”

“就依愛卿所言。”皇帝點點頭,不再說話。

那道人聞言後,一個呼吸間,早已消失無蹤。

書房門外,卻響起了一陣敲門聲,宦官低聲喊道:“皇上,易直先生求見。”

聞言,皇帝抬頭看了看房門,停下手中的筆,稍稍愣了一會,不知在想些什麼,隨後,方才開口:“讓他進來。”

“嗻!”

門被推開,走進一名一席青衫的儒雅先生,相比起十二年前,呂易直身上的氣質更加溫和儒雅,唯一不變的,是那臉上常帶著的標誌春風笑。

呂易直走至皇帝書案前,抬袖,躬身:“臣呂易直,見過聖上。”

不待呂易直開口,皇帝先笑道:“怎麼?易直先生夜半前來,也是為了歲星之事?”

聞言,呂易直微微愣神,旋即便笑道:“聖上料事如神,隻是這一個‘也’字,臣是不是也可以猜測道家的人來過。”

皇帝微笑,點頭,不語。

呂易直春風一笑:“既然道家的人來過,聖上也已經了解原委,那臣就不再贅述了,臣此次前來,也想替聖上走上一趟,道家繁盛已久,養出了一身的壞脾氣,行事多少不甚周到,微臣也算是替聖上加以勸導。”

“先生可知,大賀重道尊儒?”皇帝沒有急著答應,開口問道。

“自然。”呂易直答道。

皇帝聞言,笑了笑,開口:“先生自便。”

呂易直也露出那標誌性的春風笑,朝皇帝拜了一拜,轉身出了書房,走出不遠,身形消失在原地。

呂易直走後,皇帝轉頭著看向那一盞黃燈,笑道:“道家,儒家,大賀千年以來,向來重道尊儒,到最後反而是你們儒道兩家,不尊我大賀,但你們可知,道家儒家的氣數再盛,能比得上我大賀王朝的千年沉澱?飛蛾撲火,往往是,不自量力。”

夜已深,夏天的夜空繁星點點,褪去了白日的炙烤與炎熱,流螢飛舞,稚童嬉戲,老人倚在藤椅上,笑看夏涼時的休閑景致,婦人手執羅扇,牽著孩童,去尋一處涼蔭,瓜茶私話,和樂安詳。

隻是在這安詳中,卻有一處小木屋,隱隱籠罩著陰霾氣氛,沉寂而又揪人心腸。

“小立,吃塊西瓜吧。”小木桌搬到了院子裏,紫鳶一邊麻利的切著瓜,一邊對蹲在一旁院牆角落裏的鶴立喊道。

少年抱膝蹲著,不做聲,搖搖頭。

紫鳶注意到少年的神情,停止切瓜的動作,擦了擦手,走到少年麵前,蹲下身子,柔聲道:“小立,怎麼了?是哪裏不舒服嗎?”

少年不做聲,搖搖頭

“那,紫鳶姐帶你去玩好不好?”紫鳶伸手,示意少年抓住。

少年依舊不做聲,依舊隻搖搖頭。

“還記不記得紫鳶姐教你的法術‘吐真言’?你再不說話,紫鳶姐就對你動用法術了哦。”紫鳶收回伸出的手,作勢便要施展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