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這種極端的環境是打破物理規則的存在,當然,存在必然有存在的道理,也許黑洞並沒有打破宇宙的物理規則,隻是與外界我們認識到的物理規則相悖而已。
黑洞太奇異,一般的物理定律在空間、時間徹底顛倒的情況下已經坍塌,它成了宇宙中的特殊奇觀,我們所認知的物理規則不再適用,在黑洞內部,有另一種形式的規則。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既然黑洞的半徑是時間軸,而空間則成了類似“時間”的抽象概念,那麼黑洞內部到底有多大?站在黑洞外部,我們用外部的空間尺度對它有一個大致了解,但如果站在它的內部,它是不是無限大的?
因為規則不同,黑洞內部完全有可能是另一方天地。不少科學家認為黑洞是連接“新世界”的通道,也不能說是絕對錯誤的。
關鍵就在於,到底是將黑洞簡單定義為連光子都不能逃逸的特殊星體,還是認為它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種能夠讓物理規則出現坍塌的存在。因為認識的不同,得到的結果便截然不同。
如果認為它是特殊的星體,那麼歸根結底它還是星體,本質上與其它行星、恒星等星體沒有任何區別,之所以稱呼它為“黑洞”,無非是這個星體的引力大到了連光子都無法逃逸,我們看不到它,“黑乎乎”的,所以叫它“黑洞”。
可萬一它不是簡單的星體,而是讓“常識中的物理規則”完全坍塌的極端環境呢?外表上我們通過科技手段能夠觀察到的現象無法區分它是星體,還是規則坍塌的特殊存在,但它的內部卻已經讓我們完全喪失了對它定義的能力!
兩者是全然不同的認識!
這種思維轉變就好比現實與哲學的轉變,其實與時間長河的概念是想通的,蘇源發現她跟無根浮萍討論的話題大多是哲學方麵的問題,然而應用時又不得不涉及到現實。
這裏麵對的哲學是什麼現實又是什麼?哲學就是時間長河猶如一個被設定好的機製,一旦達到觸發條件,它就會幫助穿越者完成世界的“抹殺-塌縮”,使熵值減小,在時間軸上出現跳躍,完成世界線的跳動。
而現實則是務實的科學家糾結於永遠都無法繞過去的話題:熵值減少需要能量,到底從哪裏得到這麼龐大的能量?由於無法在現實中找到獲取巨額能量的辦法,時間倒流不可實現!從而否定了時光機的可能性。
蘇源記得高峻和夏琳扉向她介紹過幾種時光機的構想,最後無一不是被客觀的現實撕碎想要令整個宇宙時光倒流,需要的能量足以創造一個新的宇宙!
即便是最有可能的宇宙弦理論,它認為以極強的引力環繞宇宙弦足以創造出時空隧道,但問題是,當兩根宇宙弦高速靠近時可能會產生黑洞,另外回到一年前需要的質量相當於銀河係一半質量。
不可實現!幾種構想都不可實現,現實拒絕了時光機的存在!
可是,跳躍世界線的時光機真的不可能製造嗎?如果不能製造,那麼蘇源乘坐的時光機又是從哪冒出來的?無根浮萍又是怎麼從未來回到當前這個時代的?
讓科學家們否定了的,認為在現實中無法製造的時光機,卻實實在在的出現了。結論很明顯,是科學家的思維出現了問題,或者說,單純依賴現實的思維出現了問題。
就像承認黑洞是物理規則坍塌的區域,而非單純的星體一樣,無法用黑洞外的常識去度量黑洞內的扭曲定律。我們肉眼所見的現實,未必就是整個現實的全部!而不能看到的部分,就隻能通過科學的假說或者哲學去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