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聞言,看了看倪坤,又看了看靚坤。
……
晚間睡覺之前,牧師特意到靚坤的房間,說道:“現在你親生父親要回香港重出江湖,你是怎麼想的?他今天帶你去見雷洛,我猜,他是想讓你給他幫手。”
靚坤說道:“我來台灣就是因為打傷了東星豹子頭,害怕留在香港會被關公的手下複仇,我當然要留在台灣。”
牧師說道:“我是不希望你踏入江湖路的,我走過,知道那條路有多難走。”
靚坤說道:“就算是重出江湖,也不會一下子把一大家子人都搬過去。沒事的。”
牧師說道:“留在台灣,你想幹什麼?總不能無所事事吧?”
靚坤說道:“暫時,我還不想出社會工作。有機會的話,我還是想能讀書就最好啦。”
牧師十分欣慰地說道:“我會找他談,讓他想辦法在台灣給你找家學校繼續讀書。你在警校讀書,隻不過是中四中五的水平。我打聽過了,台灣這邊的中學,分初中、高中,都是三年學製的,你繼續上學,應該還是可以的。讀完高中,將來再考個大學,那就太好了。這件事我會跟他說的,你就放心好了。”
……
聽說靚坤想讀書,倪坤倒是十分高興,說道:“讀書好啊!在潮州,族中如果有人經過科舉應試獲得功名者,除在祠堂大門或廳堂上高懸‘進士及第’、‘金榜題名’等匾額外,還要在祠堂或圍屋門前豎立石旗杆。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後,社會地位提高,豎立旗杆,可以光耀門楣,彰顯身份,昭示世人;二是旗杆豎立後,作為後人學習榜樣,激勵後人積極進取。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旗杆頂端便雕上毛筆,若是做了武官,便鐫刻坐獅。石旗杆鑿成後,家族還要舉行熱烈莊重的儀式來豎立,全村人要敲鑼打鼓來祝賀。能豎上這種旗杆,是家族的榮耀。你大哥在台大讀醫生,去年畢業的,你呢,將來就讀律師。”
不過,倪永忠倒是給倪坤潑了一盆冷水,“阿孝在香港讀的那個少年警校,隻相當於高職。我怕阿孝的學業成績跟不上,最好還要參加補習。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啦!”
倪坤大手一揮,說道:“我們潮州人怕什麼吃苦?艱苦做,寬活食,錢銀出苦坑啦。”
倪永忠點了點頭,說道:“我之前讀高中的那些書幸好都還留得好好的,沒有丟掉,拿給阿孝繼續用,等上學的時候,再買新的好了。還有,開學之後讀哪個學校,也要趕緊聯係。不過,建國高中這樣的好學校是很難進了,隻能想辦法進一所一般的學校。”
倪坤說道:“俗話說,草厝出大蛇。”
牧師也讚同道:“有道理啊!雖然每個人沒有選擇自己出身的權利,但是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是好是壞,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