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杜明一眼就看出了這兩枚銅錢的來曆年代說道,“這是清朝期間普通流通的乾隆通寶,這枚不值錢的。”接著,他拿起另外一枚保存較好點銅錢仔細看。
“咦,這枚是寶泉局的雕母。可惜保存的不是很好,大概值5、6萬。”杜明有點可惜地說道。
此時,蕭宇楓發現,杜明手中的這枚銅錢正是他發現有異常的那枚,難道我的眼睛真的可以辨別是不是古董,不然怎麼這枚有價值的銅錢有異常,而另外一枚沒有。
找個機會再試試,現在先聽聽杜哥怎麼說。
古天昊有點驚訝地問道,“杜哥,這塊破銅錢真的值5、6萬塊。”
“騙你幹嘛,如果願意出手我現在就用5萬買下。”
“杜哥,為什麼同是乾隆通寶價值卻相差那麼大呀?”蕭宇楓對杜明問道。
杜明有點無語,剛才不是告訴他們一枚是普通的乾隆通寶,另一枚是寶泉局雕母,難道這麼簡單的古董常識都不懂嗎?
但看這倆哥們一臉無知的樣子,頓時被打敗了,隻好簡單的說了一下其中來曆和區別。
乾隆通寶,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於公元1735年即位,在位的60年裏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創造了封建社會裏最後一個輝煌盛世,之後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後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
該錢幣鑄於清高宗乾隆年間,背麵的滿文比較複雜,上麵有很詳細的價格和錢幣拓片。
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厘米,重約2.4-4.8克。錢麵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
乾隆通寶雕母就是錢局工匠按照朝廷規定的形式,用精銅手工雕刻而成的模本,其文字細瘦高挺,字口深峻,筆畫剛勁有力,全身經過細致修整,無鑄造痕跡且銅色金黃,又稱“祖錢”。雕母做出以後,經過朝廷的審定和批準,下一步就可以翻鑄母錢。
母錢是用雕母所翻鑄出的錢叫做母錢,翻鑄好的大批母錢經過工匠打磨加工後就可以再次翻鑄普通流通錢。
“乾隆通寶”當時發行時間較長,鑄量極大且加之流傳至今時間較短,所以多數價值低廉。但寶泉局雕母流傳數量極少,所以極受收藏家們青睞及具很高有的收藏價值。
“杜哥,這樣的一枚破銅錢你真得願意用5萬塊收。”蕭宇楓還是有點不敢相信地問道。
盡管他知道,現在全民收藏的年代,古董很值錢,一個瓶子幾百萬上千萬也不出奇。但當真正自己遇到,難免會有點大驚小怪!
“在古玩界,有的收藏家,如果碰到喜歡的一擲千金是常有的事,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這枚寶泉雕母我看中的就是它的收藏價值,如果不是保存得不夠好,還可以加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