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恪和林如海互相辯論了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林如海將目光轉向了黛玉:“黛玉真的想在一旁聽聽嗎?”
黛玉用力點頭,她還是更同意自家哥哥的說法,技多不壓身。林如海見此歎息了一聲:“輕年時候總希望自己懂得越多越好,等你們到了我這個年紀,就知道不知道才活得更自在了。也罷,誰都是這麼過來的。”
黛玉和林恪對望了一眼,臉上的微笑還未浮現,就聽林如海繼續說道:“日後你想旁聽也不是不可,但要做到兩點。第一這件事情不得和任何人說起,第二即便是聽多了心底也有想法,但絕對不許插嘴。”
這種討論天下大事的快感,很容易讓人上癮,他很擔心自家女兒陷入到誇誇其談的歪路當中。林如海見黛玉都點頭答應下來,心底這才稍微安穩了一點,又笑道:“既然你都想好了,那我且問你,今日的你外祖母家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知道。”黛玉不明白自家父親為何突然轉到這個話題上。
“那你且說說,如果是你,這件事情又該如何彌補紕漏?”林如海決定拿這個事情查驗下黛玉的應變和眼光,如果她連這個都看不出,那日後也不必聽那些前院事物了,聽了也聽不懂。
黛玉低頭思索了半天,半晌不確定地抬起頭來:“父親既然擔心這件事情給哥哥的名聲造成影響,那不如就——將迎春、探春、惜春姊妹們接到府上小住幾天吧,就和外祖母說擔憂府上最近吵鬧,讓姊妹們跟著不安穩。”
如此一來,外人看著連賈府的孫女都不想住在賈府,可見並不是眾人天性涼薄,而是賈府實在是沒了規矩,讓自家人都忍無可忍了。
林如海眼睛亮了起來,好一個釜底抽薪之策!自家女兒這舉一反三的聰慧勁頭比之恪兒都不相多讓,真是可惜身為女兒身了。旁邊林恪懶洋洋地開口:“何必這麼麻煩,我真不在乎這點兒名聲。”林恪話音剛落,林如海就自顧自下了決定:“你不在乎玉兒和忱兒也要在乎,就這麼解決吧。”
既然拿定了主意,林如海對黛玉的考驗也過關了,眾人就各自安歇了。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起來,林如海同往常一樣用了早膳,眼見得天色大亮,這才帶著些禮品晃悠悠去了賈府。
到了賈府門口,他身邊的小廝剛上前敲門去。林如海旁邊又來了一頂轎子,轎邊的管事和幾個丫鬟見到林如海也是一愣,就見那丫鬟輕輕撩起了轎簾,和裏麵嘀咕了幾聲,這邊管事聽了丫鬟的傳話連連點頭,微笑著朝林如海這邊走了過來:“林大人安,小的是史侯府上的管事,您今日也有空閑過來看看老太太?”
林如海聽了這管事的話,心下了然,看樣子這史家聽了昨日那般動靜,也終於坐不住了。史家姑娘最近這段日子出的風頭是有些大,好在這位史夫人是個心底有數的,今日一早就趕緊過來亡羊補牢了。
林如海心底如此想著,又和那位管事寒暄了幾句,將自己準備接迎春三姊妹去林府的意思狀若無意的說了出來。二人正聊得熱鬧,林如海身邊的小廝氣喘籲籲的回來了,兩撥人馬這才分道揚鑣,林如海當先去了前廳見賈政,史家的當家太太則直接一頂轎子進了後院見賈母去了。
不提林如海和賈政在前廳互相寒暄恭維,這邊史家的轎子裏麵,吳氏聽了管事的話語,嘴角微微一曬:“好端端一個賈府,竟然仿若成了瘟疫之所,讓人躲之不及了。”旁邊青竹聽到這話也不敢吭聲,吳氏思量了一會兒,轉頭看著旁邊的老嬤嬤:“王嬤嬤,這次如果還是不能接大姑娘出來,想必你是知道後果的。”
王嬤嬤連連點頭,臉上滿是感激:“老奴曉得!這次無論姑娘說什麼,老奴也不會心軟了,這次定然要接大姑娘回府!”
雖然現在史家大姑娘的名聲已經受損了,估計將來也不找更好的人家。但是,總比堅持呆在賈府,跟賈府同歸於盡要好。今日這次登門,無論湘雲樂意與否,都必須要跟她一起回府,否則會連帶著史家其他的姑娘小子都找不到好姻緣了。
吳氏想到這裏,再想想湘雲平素的執拗性子,忍不住長長出了口氣,再次看了旁邊的老嬤嬤殷殷叮囑:“務必要讓大姑娘回府!”不是親生閨女,她不好多插手。況且在吳氏心底,史湘雲要是鬧將起來反倒更好,這說明了她是天生的牛心孤拐,鬧到如此這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