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朋是我小時在農村的玩伴,我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童年,雖然現在已失去了聯,憶起來,仍覺得往事十分有趣。
大約在我八歲的年紀,因為父母離婚的緣故,我去了離縣城遠的農村爺爺家生,爺爺排我去了鄉裏的小學上三年級,我也在那度過了愉快的童年時。
爺爺所在村子叫洞庭村,不是不是因為挨著洞庭湖的緣故,所以叫了這個。
那時的農村還比較落後,有一條大穿過洞庭村,途徑鎮上,後縣城,老人們說這條可以一延到省會,那時的我就一望著,哪天能有機會去的盡頭。
從村裏到鎮上的那截大都是泥,逢下雨,麵上就會出現許多大大小小的泥潭,來往的車輛一不留神就會陷進去;一般這種時候,司機就會罵罵咧咧的推門下車,淋著雨過的其他車招手助,偶爾過幾個村民,也會上去一起幫幫忙。
這條泥也是我和朋朋天上學的必經之,逢下雨,我倆就賭天會有幾輛車陷在上,輸了的人要負責買辣條,搞不懂的是朋朋都能贏我,也是奇了怪了。
朋朋是爺爺鄰居家的孩子,比我小一歲,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成熟的氣質,他和我在一個小學上課,比我低一年級,天早上他都會叫我一起上學。
“木木!木木!”朋朋扯著嗓子在他家門口喊著。
他家在爺爺家後麵的一個坡上,離得也就十多米的距離;
“誒~”我在屋內大聲應,爺爺家是木房子,全木質結構,隔音不大好,屋裏說話大點聲外麵也聽得見。
“搞沒?準備走啦!”
“好,你去口等我吧,我馬上就好~”
“好~”
我和朋朋兩人一字一句認應著。
“爺爺,菜炒好了沒?我要出門了!朋朋等著了~”我走到廚房喊
“好了好了,給,上小心點啊~”
“好~”
我從爺爺手中住裝過八寶粥的罐頭,罐頭還是暖暖的,我趕緊塞進書包出發了。
天早上,爺爺都會炒一個小菜,把它裝進吃八寶粥剩下的罐頭裏,讓我帶去學校當午飯的配菜,因為學校是飯不菜的,個月,學生們定好中午要吃的是四兩飯還是二兩飯,然後飯量夥食費,中午個班級會排幾同學負責去學校小食堂,將好的飯抬進室,學生們排隊挨個飯。
剛來學校見到這一幕的我,可以說是目瞪口呆,之前在縣裏的小學都有專用食堂統一供應飯菜,這種半自動的餐飲模,可是讓我適應了好久。
學校其實也是有菜供應的,我們班的數學老師自己在學校開了一個小灶,天中午會兩大鍋菜,一鍋帶肉菜,一鍋純素菜,肉菜一勺一塊,素菜一勺毛,雖然不貴,著實的不好吃,除了在學校寄宿的學生勉為其難天去菜外,願主動去的學生還是不多;而我也會在沒帶菜的時候,會去嚐試嚐試。
關於吃飯,學校還有個大日子,就是年學校殺豬的日子,學校會善夥食,免費給個班級送一些殺豬菜;我那時是一在學校裏麵見豬,也覺得神奇,當時是朋朋領著我去的。
“走走,帶你個好東。”下課鈴響後,朋朋衝到我室,拉著我就跑。
“去哪?”
“到了就了。”
“學校裏居然有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