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團隊伍臨近邊安城,便有城中的百姓出來圍觀,其原因便是被打了二十鞭子的那幫家夥回到了城裏,大肆宣揚了一番西州使團即將進城消息。
馮鈞口中所謂的流寇,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邊安城中那些家徒四壁遊手好閑的窮漢,在嘯風營強大的武力麵前,無處可去地他們隻能再次返回邊安城,而隨著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西州使團的那些寫著強盜們罪狀的草紙。
因為鄉裏鄉親的原因,這夥流寇很少真正洗劫邊安城的百姓,但是百姓們還是對他們深惡痛絕,就好比一個普通人經過一個惡棍身邊時總會提心吊膽,如今西州使團將他們收拾了,自然是大快人心。
十年前郭威曾率大軍從邊安城經過,可謂是聲勢浩大,當時的邊安縣令也算是有擔當的,雖然不知道這支龐大的隊伍是好是壞,但仍不顧安危出迎二十裏,希望能勸說大軍首領放過這座邊塞小城。
當時的西州軍著急趕路,本也未想多留,隻是提出在邊安城外稍作休整,並進行必要的輜重補充,也正是在這次西州一方采買糧草、戰馬的過程中,邊安城的百姓才與這支軍隊進行了實際接觸,有了初步的了解。
郭威的大軍在城外駐留三日,除了基本上賣空了邊安城富餘的物資外,還順帶剿滅了盤踞此處,以打劫過往商隊為生的山賊與馬匪,以至於安城周邊盜匪絕跡,純樸的邊安百姓皆以王師稱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好幾年,邊安城在整個右西京道都算得上少有的安穩之地。
今天的西州使團又掃除的這股興起才一年多流寇,馮鈞也是贏出二十裏,與當前何等相,在當地百姓看來,西州之軍卻是十足的仁義之師。
帝國內亂,波南這邊也並不平靜,用馮鈞的老子馮世奉的話來說,那就是萑苻遍野,萑苻者大盜也,就是說波南現在四處都是大盜,民生凋敝,這也是身為邊安縣令的馮鈞向西州使團示好的一個原因。
邊安的百姓雖然熱情,邊安的馮縣令也十分歡迎西州使團,但是李信並未在此長留,休整了三日後,便準備要再次出發,與十年前一樣,仿佛一個輪回。
從邊安城向東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大路,沿途要經過右西京道的很多大城,一條小路沿途多群山峻嶺盜匪橫行,當年郭威的大軍實力強大,而且要頻繁進行補給,所以走的是大路,但李信卻不能選擇如此做,即便是嘯風的戰力再強,被燎原計劃所感染的使團上下士氣再強,也絕不可能是大量波南正規軍的對手,一旦沿途哪位波南大員起了歹意,等待使團的就是滅頂之災。
但是尋找郭威的蹤跡也是此次東行的任務之一,世道如今也隻能兵分兩路,一路帶領大部隊走小路,剩下的人走小路,想及此處李信便將眾人召集起來,商量如何分派人手。
這兩路各有各的危險之處,走大路要經過數座大城,但尋找郭威大軍的種種,所要麵對的就是各府的密探;走小路則不必多說,敵人便是大山之中的山賊、土匪。
眾人一番商量後,最終決定李信帶著王平、何青、胡金、李桐、藍夢竹、趙秀兒共八人走大路,其中藍夢竹是李昕放心不下特意安排過來的,趙秀兒則是代替劉一手,本來李信是點了劉捕頭的,但是劉一手力薦趙秀兒。
劉一手給出的原因是李信這一行人並不是什麼潛入,而要光明正大地進城,隻一個女人反倒容易引起懷疑,兩女同行除了能掩護身份外,彼此間也有個照顧,還言道趙秀兒已將他的手段七七八八,正需要曆練一番,隻有這樣等到了神都才能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