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天後,第三次試製的玻璃終於完成了退火流程,正式出爐。第一爐用的是較高的退火溫度,第二爐則較低。
其實方略在看到第一眼的時候,心就涼了半截——這幾個玻璃杯和小玻璃片怎麼這麼綠?
湊近了仔細看,裏麵還有不少孔隙,想必是玻璃熱液中的氣泡。
傅安等人沒有察覺到旁邊大失所望的方略,他們仔細查驗了一遍,認為第二爐、也就是退火溫度稍低的那一爐更好。
“傅老匠,您瞅,這裏頭都是空泡兒。”
“而且也沒有主家說的那麼透光,太綠了。”
工匠們在議論著。
方略搖搖頭,覺著自己有些好高騖遠了,還是不能太心急啊,他輕聲道:
“諸位也瞧見了,這些玩意綠油油的,而且裏頭都是氣泡,顯然不行。”
“飯要一口口吃,現在我覺著還不錯,咱們起碼先把退火的問題解決了。”
存在氣泡的情況?
方略倒是立馬就聯想到了一個故事:一個國家造的玻璃有氣泡,另一個國家則沒有,前者摸索了很久才搞明白,在玻璃還是剛出爐的熱液時攪拌,然後灑入食鹽,這樣便可消除氣泡。
至於為什麼這些玻璃會綠,他還在思考。
見方略陷入沉思,原本還有些小愉悅的眾人也沉寂了下來,都遠遠的望著他。
硝石,方略依稀記得製玻璃還需一個材料是硝石,但並不是直接用在燒製階段的,因此他之前也忘了這茬。
莫非…硝石就是用來給玻璃褪色的?
綠色、綠色,方略突然想到石英的二氧化矽含量也不是百分百的,其中多多少少有雜質。其中一般就是各種各樣的鐵礦了,比如赤鐵礦、磁鐵礦之類的,但那些都是紅色的啊。
正當方略搖搖頭準備打消這方麵的思考時,潛意識忽然蹦出來了一連串的記憶:
氧化鐵紅色、四氧化三鐵黑色、二價鐵綠色……
嘶,綠色!
二價鐵!
正在呡嘴低頭深思的方略瞬間抬首。
那硝石又起什麼用?
硝石的有效成分是硝酸鉀……
原來如此!
硝酸鉀作氧化劑,將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而三價鐵雖然是黃棕色的,但著色性遠遠比不了綠色的二價鐵。如此,玻璃就不會有明顯的顏色了。
方略禁不住打了個響指,卻發現眾人都在看著自己,他長舒一口氣,清了清嗓子,道:
“我倒是想到了些法子,待熔融的玻璃水出爐後,其一,倒入少量硝石,唔…按一百之一來算,從而祛除綠色。其二,再去攪和玻璃水,一邊攪和一邊灑鹽,鹽…按一百之二來加,這樣應該就能消除氣泡了。”
“我是趕不上第四次試製了,諸位接著嚐試吧,大可放心。”
正當方略準備離開的時候,門口卻冒出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還沒等他張口,那人就先打起了招呼。
“喲嗬,方兄,我大老遠就看見你這冒黑煙,”薛致瀟興致勃勃地打量著四周,“於是一路而來,果然沒尋錯。”
“好巧不巧,你現在來了。”方略聳聳肩。
薛致瀟探頭道:“咋滴了,沒製成?”
“是啊,到現在做了三批了,都是殘次品。”方略遞給他一個綠油油的玻璃杯。
“這……”拿著玻璃杯的薛致瀟翻看了一陣,“有點像我家的琉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