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酒精的效用還算比較明顯(1 / 2)

————

碼頭上的挑夫累死累活一個月,也不過一兩五錢銀子,相比之下方略開的價絕對不低。

壓榨勞動人民?

沒意思。

“老匠人,該如何稱呼你啊?”

那老匠人大概是沒料到這位年輕人會開這麼高的月錢,怔了一下才道:“小民傅安,可年老體弱,怕是擔不得如此月錢。”

方略沒有回應,而是反問道:“傅老這燒琉璃的手藝有多少年了?”

“小民…十七歲那年便隨著家父學了這行,有四十來年了。”

“嗯,”方略頗為滿意,“會搭建琉璃窯麼?”

“這…這不是難事,小民自然是會的。”

有經驗豐富的燒製經驗,又還會建窯,方略覺得這類比一下,丟到後世起碼也算個高級技工,甚至可能算是技師級吧。

“如此甚好,怎麼擔不得三兩的月錢了?”方略雙手抱胸,“傅老到時候指導即可,重活自然有年輕人來幹。”

“小民…謝過員外大人。”

“別了,我可不是什麼員外大人。叫我方…方公子吧。”方略頓了一下,覺得這位老匠人大抵是在皇家作坊裏待久了,見著有勢的人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放在了低位。

可惜了,誰叫有“士農工商”這個區劃呢。

認為自己撿了個寶的方略和傅安聊了起來,並簡述了一下燒製玻璃的流程,他覺得自己的描述太粗略,於是試探道:“那…以此種配料來燒製,可能成功?”

傅安作揖道:“方員外…方公子,小民不知,這得等琉璃窯搭建起來才能行。那…公子可有置備好坩堝?”

坩堝?!

“這個…沒有。”方略搖搖頭。

傅安頷首,“而且,若是燒製時需要如此高熱,必須要好煤,江淮等地大都用的木炭,自然是不行的。”

“煤炭?全大楚最好的應該是晉地的白煤吧。”

“正是,白煤夠熱,而且不冒煙,乃是上上之選。”

“這樣吧,”方略覺得對於燒玻璃隻知道個大概的自己,在具體流程方麵全然比不了此時的老匠人,於是道:“之後便由傅老負責,需要什麼,直接找管家吧。”

“少爺,此事準備投多少銀子?”羅循覺得方略花錢大手大腳慣了,也許會把剛剛賞下來的金銀早早花光。

“八百兩,夠嗎?”方略沒顧及嚇了一跳的羅循,而是看向了傅安。

“小民覺得蠻充裕,雖不知您所求之物比之琉璃難辦幾分,但這些銀子建個小琉璃窯倒是足矣。”

這樣的話就好辦了,反正玻璃的原材料都不貴,那賣異石的店開了一兩石英九錢銀子的價,顯然是抬過了的,倘若之後想量產玻璃,就還得上溯尋找礦點。

除了要定製幾個優質坩堝,還得準備一個合適的場地,好在宅邸附近空地不少,他便在鄰近邊界的地方劃出了一片區域,準備搭建幾間屋子。

這些事情辦妥少說也得個把月,方略妥善安排好這些事以後,便回房了。

至於那《幾何原本》,在最前麵的幾頁反複糾結、刪刪改改了許久以後,他才逐步習慣了,接下來的速度便快了不少。

一個命題、又一個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