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一章 危險的非議(2 / 2)

在過去的三十五年裏,他先後在巴庫石油公司、西西伯利亞石油公司、果嘎雷姆斯基油區等重要石油產區進行過艱苦而卓絕的工作。他的這些工作為他贏得過無數的榮譽,也讓他獲得了許多人的友誼,為自己在能源部門積累了良好的公共關係基礎。而他在擔任石油工業部任副部長時所創建的石油一體化企業,更是讓當時蘇維埃的原油開采量和加工量同時處於世界第一位,也將自己推上了東方石油巨頭的寶座。僅僅就他取得的這些成就以及他在俄羅斯能源界的影響力來說,你如何保證自己能在短時間內打破他們的壟斷排斥呢”?

“真的是這樣嗎?”我毫不可以的反問了葉利欽一句後,輕鬆的衝他聳聳肩“我聽莫斯科的朋友說,這裏的人們習慣把阿列克別羅夫先生稱之為俄羅斯的‘洛克菲勒’,但恕我直言,我在他身上卻絲毫看不到洛克菲勒的影子。洛克菲勒創建自己的世界石油帝國用了將近100年的時間,而在這一百年裏,整個洛克菲勒家族通過四代人不擇手段的不懈努力,才在和其他世界石油巨頭的殘酷鬥爭中取得今天的成就。

而阿列克別羅夫先生卻是因為社會的動蕩,偷偷地為自己攫取了盧卡伊爾石油集團。與其說他創造了一個短時間內迅速崛起的石油帝國,倒不如說是千百萬蘇聯人民、地質工作者、建設者、石油工人、工程師和技術員們用其忘我的勞動將這位曾經的‘先進工作者’推上了石油巨頭的寶座……”

“我並無意抨擊您的zhèngfǔ,也不想表達出對這件事的質詢態度”我稍稍的停頓了一下,觀察了葉利欽的反應後繼續說道“其實我想說的是像盧卡伊爾這樣的石油康采恩存在於俄羅斯現階段的經濟意識形態當中是必須的,這對俄羅斯複興而言,百利而無一害。但同時我又對這種狀況抱有一絲擔憂,因為他的盧卡伊爾石油集團已經將觸角伸到了克裏姆林宮,並像已經流亡的別列佐夫斯基那樣間接的幹涉著國家杜馬的正常工作。

另外據我所知,在1991年8月事件之後,阿列克別羅夫先生利用自己擔任石油工業部部長的職務之便,以及莫斯科當時時局的混亂局麵,他組建了國家控股的俄羅斯石油公司,並將自己的在巴庫石油化工學院學習期間結識的朋友阿列克賽得拉普基羅夫任命為這家公司的總裁。接著,他又把那個所謂得石油聯盟分散成幾個控股公司,並通過拆分重組的方式,將這個聯盟中生產力最高和石油加工工藝最先進的企業以及那些優秀的石油工作者全部的劃歸己有,而他為此所付出的,不過是幾張簽著他名字的文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