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的,我自小患有眼疾,終生要戴著這副眼鏡。旁人有的關近些,曉後,臉上的痘都顯出一副驚異態。像是沒見過麵的,然後作成關心歎一句:“了不得,了不得,得好好的啊。”然而在我聽來這不外乎有些許諷刺。我倒是以為這眼疾是必然不過的——因為眼睛過太多景,累了倦了,也就染病了。大抵有人會給我一嘴:耄耋老人都沒患得這病,怎敢說比他們得多呢?這是因為淡了,眼前便模糊了……
陰如捉弄人心,人身心俱疲之時,逮到機會隨心所欲,肆逃竄,進章二篇,感悟抒懷。
2
吾於昨日棄捐遊娛,聞之於友。問其故,對曰:“其因有三,一來我置身其中經年累月,今無以為樂其中;二來雖我身懷鴻鵠之,可今弗如遠甚;三來人之絕發於夜闌之時。”
君邀考後同遊,對曰:“非也,後不以物為樂。今人才輩出,我埋沒於茫茫黃沙,欲得往聖之殊遇,猶無多力以出,吾之未一也。既小城無士,廣,我皆是無望之人,然今仍有高處吾之上,吾鄉未屑,今豈不曉之。吾之未二也。人有甚於斯,仰之彌高,山外山宜乎眾矣,豈止於間彈丸之地?吾之未三矣。故君當重啟風帆,扶搖上,為達千秋之,不可頹然其間。願我竭盡所能,乘奔禦風,淩絕萬山,雖成敗鈍,非我之所能逆睹。然則天下本無難事,不過人為布局而已。”
3
開學季,就像載天梯到瓊樓玉宇,忍幾天寒冷又坐著顛簸的滑梯到起跑線繼續奮鬥似的,在生上諸多不順現今終於平息,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也許是時候把空疏的日填得密麻了。
學習恍若“繪畫與騎單車”的藝術,起初都是像個撲騰的鴨子,都是腳踏實地慢慢積累經驗,後把這項技能運用得爐火純青,一生,二熟。學習的境界有層:會熟精絕化。於日小事而言,“熟”以上就可以達到得心趁手,信手拈來的度了。
紛繁的人事雜然而前陳,一心學雖不錯,生會因變成黑白灰色。需要為的生上色:學習與興趣相互依存促進,到地步的人,是生的,這些人的秘訣就是學會理自己的生,不因這些大大小小的事煩心,福爾摩斯說過:在偵探生中分主,逐步決是重要的。這句話可以助把生變得井然有序。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午夜,萬籟俱寂,同學好友都已入夢,時深感落寞,卻是夜之精靈亢奮的工作時——孤獨寂寞就了一個人對學習,對生的深度理。
有以上習慣,這個人就是高風亮節之人。如何形成這種習慣呢,尋找一處好地吧!長身處書香門與處鮑魚之肆鑄的人截然不同。若是沒有尋覓這種地方的條,那就追隨一個標杆。近朱赤,近墨黑。我與諸一樣其勉勵!
以積極的麵貌迎個天,願諸君和我一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