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朝會(2 / 2)

王同和顫顫巍巍的走出,頓時大殿一靜,大家都站會自己的隊列中,王同和說道:“陛下,賈家小子武功了得,太祖皇帝有言不得軍功不得封爵,既然此次北征三路均因其而勝,那就要再奉其爵,不能用其先祖的爵位犒賞,此為不公,然軍職統領乃五軍都督府之職,依老臣言另外封賞爵位,職領外洋水師即可”

雍和帝看了看了看這位首輔,心中想到這位也是和稀泥的老辦法,雍和帝無奈說道:“賈琮有大功於北伐三路大軍,先於東破羅刹於黑龍江畔,再火燒伯塞汗部落,勸降伊可汗,大功於國,封賈琮為武安候,另賜田莊十個,玉如意一柄,金銀玉器等,待其回朝再上朝聽封,先領廣東水師及奉天水師”

朝臣一時有些發愣,這職位另的精妙,一南一北不知皇上什麼意思,又見首輔王同和跪拜於地說道:“陛下,微臣乞骸骨”,此言一出朝廷一陣嘩然,雍和帝走下禦階扶起王同和說道:“愛卿何止於此,朕還需要愛卿輔佐”

王同和說道:“陛下,臣出身寒卑受先帝賞識添居高位,曆經兩朝,如今已是垂垂老朽”,雍和帝再三挽留,雍和帝問道:“不知這天下往後該何去何從,朕如何治理?”王同和說道:“太祖皇帝開創帝業,建立我朝,後因長子崩逝心痛不止,又不願違背立嫡立長國策,不得已傳位與長孫,然長孫年幼無德配位,天佑我朝,才讓太上皇帝複掌朝堂,開創了這元熙盛世,然而我朝已經經曆70餘載,弊端橫生,陛下,隻需記住,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頓時滿朝議論更為鼎沸,隻有站在王同和身邊的次輔才能聽到皇帝和首輔之間的交談,滿朝文武隻覺得天要開始變了,雍和帝登基六載一直在積攢實力,難道如今要開始真真正正的手握朝綱,口含天憲的雍和時代嗎?剛剛和雍和帝辯駁的五軍都督府大臣心中打鼓,自己今天埋禍了,若是一會變革,自己就是那殺雞儆猴的雞了,就聽上方的雍和帝說道:“不知如何變”

王同和微微躬身道:“陛下,臣舉薦陳直”,轟滿殿炸裂,所有朝臣的腦袋像是炸開一樣,陳直,字鬆正,又號鬆正公,原雍和帝潛邸老臣,在雍和元年主張新政,推行官紳一體納糧,征收商稅,攤丁入畝,考成法等新政被當時的元熙老臣趕出朝堂在野,至今還是揚州知府,不曾想曾經趕走此人的是當今首輔,如今舉薦的還是當今首輔,真真是敗也首輔,成也首輔,這些年的執政首輔也讓王同和認清了朝廷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也逐漸認識到當年陳直一係幹臣是對的,但那是時機不對,隻能將其趕出朝堂。

雍和帝有回到龍椅上,沉思一會說道:“依首輔所言,首輔在朕幼師便是吾師,如今歸鄉榮養,叮囑之言吾當遵從,不敢有違,另賜先生良田頤養天年,命陳直回京領政,賜保和殿大學士,另建鹽部,位同六部,下設鹽稅司,鹽業司,鹽部尚書由林如海擔任,入內閣,賜文淵閣大學士,召山西布政使司李原,胡廣布政使司袁弘入朝,賜文淵閣大學士退朝”

雍和帝說完這些,自行走下龍椅退出前殿,不給底下朝臣說話的機會,今天和首輔的對台戲還可以,終於借著首輔之口將這一係列之事給推行下去,關鍵是自己的心腹臣子,雍和帝如是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