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坤當年在一次外出執行任務時,帶著一個排的士兵斬殺了敵方一個連,而且黃坤所帶的排隻傷了一個人。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黃坤不但是一個優秀的士兵,更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
擔任雪狼組織副總以來,黃坤在數十場戰爭中從無敗績,奠定了他‘天才指揮官’的地位。
這次行動,由黃坤親自帶隊。
美獅的總部在離開普敦一多公裏。
布爾西卡山的一個山穀。
在山穀的深處,就是美獅的基地,也是美獅的總部所在。
山穀全長十公裏,沿途都有美獅的武裝士兵放哨。
雪狼的第一小分隊以迅雷不及耳的速解決沿途的士兵。
這次行動,第一小分隊負責清楚沿途的士兵,而第二小分隊負責切斷美獅的退。
第一小分隊清除沿途的士兵之後。第二帶隊向前推進……
日本的各大財團在幾年前就開始密切關注楊氏投資集團在非洲的礦產投資問題,作為一個資源匿乏的國家。日本對於海外礦產的野心是相當大的。尤其是對於鐵礦石方麵的投資,一向非常敏感。
隻是這一次非洲鐵礦石問題有些蹊蹺,原來的歐洲人想要通過耍手腕利用華國的人脈關係和不規範政策達到自己在獲得大量鐵礦的同時。還可以將鐵礦石高價出口,但是因為楊國華的察覺,歐洲人這次算是吃了大虧,如今的非洲有不少鐵礦已經牢牢地掌握在楊氏投資集團的手中。
日本方麵認為,即便是楊氏投資集團掌握了幾個大型的礦所有權,但是對於沒有相應的分離選礦技術的華國人而言,想要解決這個世界性的難題,是不大可能的,即便是目前的日本,也並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盡管如此,這也讓日本方麵看到了楊氏投資集團在對海外礦產資源方麵的熱心,令他們感到了威脅,畢竟世界礦產資源就這麼多,憑楊氏集團的雄厚資本,如果他們涉足的話,那麼留給日本的生存空間就越來越小了。在投資非洲鐵礦石項目上。日本人落後了楊氏投資集團一步,與幾個大型鐵礦失之交臂,這一次楊氏投資集團又開始在非洲動手建立產業基地,日本人認為,絕對不能再讓楊氏投資集團在礦產資源方麵繼續拓展下去了,否則的話,日本今後將無可進。
尤其讓日本人感到鬱悶的是,楊氏投資集團所經之地,各國的礦產資源出讓價格都大幅攀升,使得他們想要撿便宜的想法越來越難以實現。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假如日本的資源方麵出現了大幅的漲價。那麼日本的經濟所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是日本無法承受的。
如果說楊氏集團涉足非洲資源市場讓日本人警惕的話,那楊氏集團涉足國內稀土資源足以讓日本震怒。
日本是資源貧乏國,一直以來,日本對稀土資源的需求都是從外國進口,而對華國的稀土進口占其進口的九成。
長久以來,日本為了獲得廉價的稀土資源,通過滲透和扶植代理人來控製華國稀土對日本的出口,日本的這個計劃確實成功了。
不過,現在楊氏集團插足稀土資源,日本如何能不驚
就在不久之前,華國的商務部正式下件,明確全國範圍內的稀土戰略資源由楊氏集團旗下的稀土應用技術開總公司獨家專營。與此同時,楊氏集團還和政府共同簽署了稀土資源開采方案,楊氏集團旗下的稀土技術研究所召集各主要稀土企業召開座談會,共同商討明年的稀土出口工作安排。稀土出口配額將可能進一步縮減。
不過由投資集團主導成立的稀土行業協會也表示,華國的稀土出口限製隻針對稀土原材料,但鼓勵出口稀土加工成,這一說法也說明了華國已經開始重視稀土資源了。也即是說,華國政府不想再做原料出口國,而是希望引進更多的深加工技術,謀求產業鏈發展。
由於華國政府和楊氏集團加強了對稀土資源的管控,此前嚴重依賴華國稀土出口的國家,紛紛開始將深加工項目轉到華國。
各國政府此時已經考慮加大和華國的合作,以免到時獲不到足夠的資源。
在西方國家對華國政府的稀土出口政策表示抗議之後,華國此前廉價稀土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的日本,成為了這次抗議的主導者。
日本政府強烈抗議,華國應該擴大對稀土資源的出口、而不是限製稀土資源出口。
日本自中國宣布減少出口稀土資源以來,一些稀土元素的市場價格已經上升了幾倍。雖然其他國家諸如美國等國也擁有稀土資源,但華國是唯一的一個價位比較低廉的生產大國。但是自從楊氏集團形成了事實壟斷以來,國際稀土價格也開始瘋漲,讓日本等國家的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
日本方麵表示。如果華國方麵不能夠轉變這種壟斷行為,那麼日本方麵也會考慮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來做出回應。
就在日本人宣布了這些政策之後,日本方麵對華國中央政府在的工作中的失誤進行了質疑,認為將使華國二十多年來的經濟建設成果是靠這種剝削他國獲得的。
此時華國的高層也看出來了,日本人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通過輿論來逼使華國降低稀土的出口價格。
由於稀土資源對於生產電腦、手機、低碳汽車這些在日本蓬勃展的行業至關重要,因此,華國的稀土限賣令,以及由此引的價格上漲。讓日本企業感到非常恐慌。據悉。日本國會眾議員的一些官員已經前往中國,向相關部門表達了對於稀土價格上漲的擔憂。日方還希望在下周舉行的的中日經濟會談中重申此項要求。
全世界的稀土資源總儲量將近一億萬噸,其中華國稀土資源儲量僅占全球的分之二十八,美國占分之十五。華國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國。由於華國的稀土價格低廉,美國從上世紀開始就關閉了國內的稀土礦,改為從華國進口,日本也大量進口華國稀土進行囤積和戰略儲備。
在楊氏集團控製國內稀土進出口之前,華國稀土的出口量大概是十萬噸。
不過,稀土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價值卻日益凸顯,稀土素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譽,具有豐富優異的光、電、磁、導、催化等性能。廣泛應用於尖端科技領域如新能源、國防軍事等方麵,是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
因此。謀求稀土定價權就成為國家稀土戰略的關鍵所在。
可惜由於國內各集團的利益相爭,華國一直沒有稀土的定價權,隻是在楊氏集團大舉進入稀土產業,控製了上下遊鏈條之後,才大幅提高了稀土價格,使華國稀土產業真正獲得了經濟效益,並使稀土成為華國掌握世界未來高技術展的鑰匙。
華國政府希望資源豐富的地區進軍利潤更大的下遊加工業,不願僅僅提供原材料。中國不願永遠作世界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