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秋末冬初,第一場冬雪紛紛揚揚灑落下來,將天地裝扮的銀裝素裹。
長城的官道上,李民帶著長孫無忌和咬金,穿著行商的衣服。
披著蓑衣,騎著瘦馬,三人正在微服私訪。
長孫無忌不由勸道:“陛下,這天發冷了,咱們還是去吧,免得陛下遭了風寒。”
李民笑道:“輔機,朕征戰,麼大風大浪沒見過?豈能怕了這區區風雪?”
說罷,又是喟然歎道:“這剛剛入冬,天氣就這般寒冷,待到深冬,又不要凍死多少姓啊!走,跟朕到前麵村子看看,有多少姓家裏缺少柴禾。”
他們前進了沒有幾裏,李民忽然看到,道旁的農田十分齊,隱隱約約間,還有青色露出。
李民不由跳下馬來,來到田地之中,扒開上層積雪,看到地裏綠的寸許長的麥苗。
這一幕,不由讓李民緊緊皺起眉頭。
“是荒唐,怎麼會有姓在冬天播種麥子呢?一冬天不全部要凍死嗎?白白浪費種糧!走,進村去問一問,到底是怎麼事。”
李民三人很快走進村子,在村口看到一個正在掃雪的老漢。
李民不由上前詢問道:“老丈,這場雪過後,天就要冷了,家裏過冬的木柴可還富足?”
這個老漢瞥了李民三人一眼,嗬嗬笑道:“三是行商吧?你們怕是不道,俺們武城村,是不燒柴禾的,俺們都燒無煙煤。”
無煙煤?
李民三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眼睛裏看到了迷茫。
長孫無忌不由問道:“老丈,不這無煙煤是何物?比木柴還好燒嗎?”
老漢傲然說道:“那是自然!這無煙煤啊,是俺們莊主發明出來的。”
“這個無煙煤就是用煤成的,又不冒煙又耐燒,有了這個無煙煤,這個冬天俺們也不用擔心凍了。”
咬金忍不住哈哈笑道:“燒煤炭又冒煙又嗆鼻,哪裏會有不冒煙的煤炭呢?你這老漢,怕不是在胡言亂語吧。”
老漢怒道:“呸!那是你這無小兒沒有見識!”
李民瞪了咬金一眼,連忙馬虎眼說道:“老丈,我們可以進去看看,你燒的無煙煤是麼樣子的嗎?”
老漢傲然說道:“自無不可,你們跟俺來。”
李民三人跟著老漢剛進堂屋,頓覺一股熱氣撲麵而來,渾身都暖和起來。
下一刻,他們三人的目,便屋子裏一個鐵皮爐子吸引了過去。
鐵皮爐子十分小巧,上麵著一個燒水的陶壺。
爐子上,然不見冒煙。
李民忍不住起陶壺,一眼便看到了爐子裏燒的火紅的無煙煤。
原來這無煙煤是一個圓柱形,中間有十幾個圓孔。
咬金忍不住撓了撓腦門,一張大黑臉黑的發紫,尷尬地說道:“咳咳,這個無煙煤,的不冒煙啊?可是它為麼不冒煙呢?”
老漢嗬嗬一笑說道:“俺們莊主說了,這是因為燃燒充分,能夠觸到多的羊氣。羊一高興,就二羊下蛋。”
“莊主還說,燃燒不充分的話,羊就會生氣,就會一羊下蛋,它就會氣的冒煙,就有毒了。”
羊生氣?二羊下蛋?一羊下蛋?
這和無煙煤有麼關係?
李民三人對視了一眼,臉上都露出茫然之色。
雖然聽不懂老漢說的是啥,但是總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長孫無忌心裏,還存著一個疑惑,忍不住問道:“對了,老丈,我們來的時候,發現村外的田地裏,居然種了麥子,這一下雪一上凍,豈不要把麥苗全都凍死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