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沉悶的雷聲在黑雲遮蔽的深空響徹,閃電交加,磅礴大雨在雷電聲中傾盆而下,黃豆大的雨珠劈裏啪啦的砸在房頂屋簷上。
陳柯在黑暗中摸索著點燃一盞油燈,燈芯映照,潮濕陰暗的房間昏黃,旁邊的冷塌上躺著一具斷頭男屍。
好在陳柯已經在黑暗中提前接受了自己穿越重生的事實,否則眼前這具斷頭屍真能把人給嚇死過去。
當下是大乾朝,第三世乾元皇帝繼位的第五個年頭。
這個世界有妖、魔,有鬼魅與魍魎。
由於朝廷腐敗,皇帝昏庸無能,導致邪祟縱橫,百姓深受其害,民不聊生,赤地千裏,餓莩道載,遍地白骨無掩埋。
真可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而現在陳柯的身份,則是住在京城祈魂街的一位收屍人。
在這個餓莩道載的環境背景下,路邊常有凍死骨,暴屍街頭,無人收殮,所以就有了收屍人這個職業,歸殯屍院所管,屬於撈陰門錢的行業。
萬物輪回,陰陽有界,人避免不了生死,所以自古以來,都有很多撈陰門錢的行當,比如紙紮人、杠房、殮夫、仵作、穩婆。
但收屍人卻是這當中最辛苦、最危險的。
因為這個世界有鬼、有妖、邪祟橫走,指不定哪天運氣不好收了個蔭屍,就嗚呼哀哉了。
還有就是大乾朝刑法嚴明,腰斬、車裂、五馬分屍大有得在,遇到被處以極刑而死的,東一處頭顱,西一處腿腳,那收屍的場麵可想而知。
辛苦和危險還隻是其一,由於當下封建思想嚴重,所以撈陰門錢的是個卑賤職業,社會地位極微,甚至還不如街邊乞丐,所以願意幹這行的人並不多。
殯屍院負責統一管理所有撈陰門錢的行當,明麵上雇傭關係,實際上大多都是被賣到殯屍院的,與殯屍院簽了終生人契。
想罷工?
可以!
按照大乾朝律法,違契不償者,處以剮刑!
陳柯的前身父母因勞役過度雙亡,後被歹人以十貫銅錢騙賣給了殯屍院。
像陳柯這種收屍人,在殯屍院還有很多,甚至還有專門的打撈隊,全部都統一住在西市午門刑場街口的祈魂街。
這祈魂街實際上就是專營殯儀用品和提供殯儀服務的一條街,同樣屬於殯屍院管轄,門市有棺材鋪、紙紮鋪、縫屍鋪,住的有劊子手、杠房、仵作、穩婆。管殺管埋,真正的殯葬一條龍,整條街東西兩頭走一遭,就能把一生安排妥妥的!
一聲哀歎,收起思緒。
命運無法逆返,既來之,則安之。
陳柯看著麵前冷案上的斷頭屍,這是白天剛從午門刑場收回來的。
殯葬有習俗:“屍骨不全,不入輪回”,所以屍體若是殘缺,需要先縫合起來,下輩子還能再投胎成人,若是殘缺的實在找不到了,那就用紙紮一個縫上去作為替代。另外還講究個體麵,不單是縫屍,還要整理遺容,所以就衍生出了二皮匠這個職業。
二皮匠就是俗話說的縫屍匠,因為撈陰門錢是穿梭陰陽兩界的行當,各種忌諱自然很多,縫屍匠聽起來太喪,就喊做二皮匠,就像抬屍人叫杠房,驗屍的叫仵作,而陳柯這種收屍人叫做“無常客”,取無常引魂的意思。
但二皮匠屬於收費性行業,由死者家眷掏錢給殯屍院,再由殯屍院負責調配二皮匠縫屍,錢給的多,就調配給業務能力強的二皮匠,錢給的少,那就反之。
而錢真正落到二皮匠手裏的,還不到十分之一。
所以殯屍院在中間就相當於是一個皮條客的角色,每年靠此收入萬貫,成了朝廷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靠死人斂財,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那沒錢給殯屍院的呢?
就像眼前冷塌上的這具斷頭屍,因為是個異鄉客,沒有家眷為其處理後事,殯屍院自然就沒有油水可撈,那就交給收屍人,出於人道主義讓收屍人免費幫忙縫上幾針。
縫屍不過穿針引線,有個手就能做,隻不過手法相對於粗劣些,反正是出於人道主義免費附送的,隨便糊弄一下,隻要入殮下葬之前不掉下來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