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信標(上)(2 / 2)

然而,在漫長的歲月作用下,多處甬道牆壁都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崩落的石渣塵土陷入甬道底部,徹底阻塞了交彙點以及附近數百米半徑的所有甬道。

通過對各條甬道的四元相位掃描數據彙總演算,玄模擬重現了山體內所有甬道的原貌,但要運走全部崩塌阻塞的垃圾,徹底恢複所有甬道暢通,安尼維羅估算需要至少十個本地行星自轉周期的時間。為了加快修複進程,安尼維羅和玄這兩位工程總監幹脆常駐在山體內洞穴甬道中,形影不離地指揮卡魯和茲克武士組成的施工隊。

武裝者軍團的星艦群沒有大規模著陸,除了旗艦彗星號降落在信標石山附近充當臨時指揮所,其餘三十五艘大小飛船全都盤旋在莫勒亞行星軌道外沿,成為這個荒漠世界夜空中新增的一道獨特景觀。

艦隊中的八千餘名茲克武士也被分成四個大隊,兩兩分組後以六日為間隔輪番前往信標石山出勤,其中一隊協助從事卡魯們並不擅長的垃圾運送工作,另一隊則負責整個施工現場的警衛保護任務,同時進行久違的地麵戰術科目訓練。司康與傅青山、熊大海三人分別掌管駐艦、勤務和訓練這三塊內容,把這夥精力過剩的茲克武士驅趕得滴溜亂轉,連艦上流動角鬥競賽也暫停舉辦。

“這些甬道,感覺是某種功能設施的組成部分啊……”安秉臣一邊說著話,一邊走進了最近的一條甬道入口。

從入口到交彙點的甬道管壁,全都呈現為筆直的完美幾何造型,甚至地麵也都是內凹圓弧並且向下延伸的大斜坡。因此,安秉臣不得不用手扶著旁邊的牆壁,以免腳下踩滑後沿著甬道內坡咕嚕嚕直滾到底。有堅韌的防護服保護,就這麼從甬道內坡滾下去未必會受傷,不過這臉可就丟大了。

“六十四條甬道彙集的核心點,應該有某種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我已經吩咐了施工隊,無論是沿著甬道向下刨掘,還是往山下運送崩塌垃圾,都要仔細清點可疑物品。”

何昌發的推測很簡單,如果這是一座曾經正常運轉的星際導航信標台,那麼它一定有個控製樞紐,或是動力源之類的東西,就像摩天輪係統中的作為啟動激活器的朗基努斯之槍。

“安尼維羅以前來過這個星球,沒準那個控製器現在就在這家夥手裏。否則,他絕不會信心滿滿地領著我們重返這裏。”安秉臣探出一條腿,試圖減慢自己往下滑動的速度。這個行星的重力係數比地球大一些,他的體重也因此增加了一點二倍,沿著筆直坡道往下滑行的加速度更大。

“但是,卡魯的四元相位掃描早已檢查過安尼維羅和他的隨從們的所有行李,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異常物品。”何昌發跟在後麵,為了騰出兩隻手來扶牆,他不得不將自己的武器轉到背上去。

“那東西也許根本不是我們猜測的那種可疑物品,說不定,就算放在眼前我們也認不出來。”安秉臣打開了頭盔上的頂燈,明亮的光柱在甬道中晃動著,宛如一束探入深井的無形之棍。他根本看不到這口斜井的底部,不過卻能清楚聽到沿著甬道牆壁傳來的敲擊悶響,那應該是相鄰甬道中正在搬運崩塌垃圾的茲克武士們發出的動靜。

僅有兩米直徑的甬道內無法通行大型挖掘機械,所以茲克武士們隻能在卡魯的幫助下將阻路的殘垣斷壁分割成大小適宜的碎片,然後以人力逐次馱運而出。這本是一種極為低效的勞作方式,但在安尼維羅和玄經略組織下,茲克人的運送隊發揮了條件所能允許的最大效果。才兩天不到,山腳下已經堆積了上千噸甬道中運出的疏通垃圾。

“或者,根本就沒有什麼控製器。”何昌發一把抓住了左腳踩滑的安秉臣:“這座遠古弗萊岡導航信標的工作原理,根本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電磁機械。”

“那它怎麼運作,沒有電磁效應,沒有動力,就靠這些上百噸的大石塊?”安秉臣搖搖頭,表示出深刻的質疑。

這座信標石山的基本構築材料,是質量超過百噸但大小不等的各種巨型石塊。包括他們所在的這條甬道,同樣是由無數凹麵巨石拚接而成。這些巨石之間的縫隙微乎其微,甚至連機動騎兵的佩劍劍尖也插不進去。

上百噸的石塊,對於他倆這樣的凡人當然是龐然大物,但對於星空中一掠而過的飛船卻是連個像素點都不夠格的渺小存在。

無數巨型石塊拚砌的這座三千多米高的信標石山,真的能被光年距離以外的星艦識別?

它又是如何為星空中匆匆而過的飛行器們提供導航指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