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獻策(上)(1 / 2)

擂鼓坡,西路軍團臨時指揮部所在地。

以辛旭為首的一幹西路軍將領,默不作聲地圍聚在一幅直徑五米的全息投影像四周。

這幅三維投影像的中央正是整個雪峰山的立體透視縮略圖,經過上百台零號機體夜以繼日的掃描探測,山體內國防軍控製的隧道、甬道、坑洞全都按比例纖毫畢現,甚至連洞窟內活動的熱源人體也以橘紅色亮點展現。

整個雪峰山已經被國防軍挖成了洞道交錯縱橫的一塊巨型奶酪,直到此刻,地下工事中的國防軍們仍在積極拓展僅供一人通行的狹窄甬洞。從全息投影圖上甚至可以看到,在多處人為拓寬的樞紐洞庫中,敵軍囤積有大量武器彈藥和糧食補給,顯然做好了長期戰鬥的充足準備。

再看看從西麓被互助會軍攻占的三處坑道口到這些樞紐洞庫的距離,每個人都會忍不住搖頭歎氣。

四天時間,擔任進攻的八號機體集群最遠才推進至坑道內三百米,距離最近的樞紐洞庫連一半都沒到。為此西路軍團已損失兩千六百台八號機,一台五號工程作業掘進機,十四隻卡魯,換來的戰績不過殲敵三千零八十七人,俘獲四十二名重傷昏迷者,也算是刷新了互助會成軍以來敵我戰鬥交換比的下限紀錄。

巨幅山體透視圖影像周邊,則是十多幅呈環形排列的二維動態平麵圖,實時播映著各處坑道涵洞中的殊死激戰。

辛旭的臉色相當難看,他身邊的第五仟仟長宋飛,機動騎兵第二佰佰長範建,第三佰佰長關時應,以及十幾名官佐和參謀也全都黑著臉。

他們的目光幾乎都鎖定了一幅露天場景的懸浮屏,那是雪峰山東麓靠近邵陽方向的戰場,來自衡陽的兩支國防軍玄武戰車中隊,正在不惜一切代價地向著雪峰山玩命突擊推進。他們的目標,顯然是打破西路軍團對整個雪峰山地表地區的封鎖和隔斷,為山體地下工事內頑強抵抗的友軍提供戰術援助。

純粹的孤立縮守防禦,必然是開啟倒計時的滅亡,這道理無論在冷兵器還是熱兵器時代都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如果能得到地表友軍的策應增援,潛藏在雪峰山地下工事內的四萬餘國防軍官兵,不但會成為鉗製西路軍團的眼中釘肉中刺,甚至可能是將來反攻的突擊主力。

地下和地表配合作戰的敵軍,將對西路軍團構成交叉鉗擊之勢。

作為互助會內諳熟足肢戰車戰法的資深元老級將領,辛旭當然不能讓這樣被動的局麵變成現實。

為此,他不惜撒出五百多輛影武士無人機,兵分兩路攀山越嶺截擊那些體型龐大的鋼鐵巨獸。自從反製專利技術不再成為國防軍獨家壟斷的禁臠之後,互助會的足肢戰車也以驚人速度裝備了這種可以抵禦相位脈衝的模塊,戰場上衝鋒陷陣的足肢戰車成群癱瘓的慘烈景象旋即成為不堪回首的往事。

與此同時,雪峰山東麓西路軍團陣地上的自走式電磁彈射足肢車隊也隔著山脊向二十五公裏外的敵軍進攻陣列接連拋射了十二枚萬噸級當量的核彈。

仗打到這個份上,互助會已經無法再驕傲托大不用核武器了。敵軍的每一次集結發動進攻,都是核彈當頭砸下,聚殲敵有生力量的最佳時機。

十二枚拋射後飛躍雪峰山巒的核彈,在兩百多台玄武的交叉光網攔截下損失了四枚,剩餘八枚落地爆炸,掀起八束直衝天際的灰色巨型蘑菇雲。飛砂走石中,國防軍玄武戰車進攻部隊當場減員一半。

對於已經被強大敵人扼住喉嚨的國防軍來說,這同樣是一場關乎生存的無退路搏鬥。

所以,當星網發現從南麵韶山方向陸續飛來三十六枚低空飛行的核巡航導彈時,辛旭等人一點都不驚訝,這些應該是駐守湘粵邊境國防軍的最後底牌。如果能保住雪峰山防線,即便把整個湘西炸爛都無所謂,如果保不住,留著這些國家級戰略武器也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地球自轉傾角的阻礙,月球基地的誇父聚能光束炮暫時無法支援湘西戰場。

好在西路軍早已對此有所防備,沿雪峰山南北兩端向東滲透運動的機動騎兵和影武士無人戰車在智庫整合運算下持續不斷開火,以高超音速飛行的電磁炮彈群組成的立體攔截網三分鍾內成功兜住三十三枚死神,剩下三枚巡航導彈成功飛越雪峰山,向著西麓可能駐紮部隊的山穀中俯衝而來。

雪峰山以西各處陣地中紅綠光芒亂閃,各種口徑的電磁炮和聚能光束武器競相開火,兩枚低空接近的巡航導彈被命中火箭發動機關鍵部位,亞音速飛行中分崩離析,化作數千碎片飛灑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