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隨著我軍的接連勝利,歸入我方控製的地域麵積越來越大,需要承擔相應責任的民眾人口也越來越多,早已遠遠超出了政務部建立墾荒區和民兵隊的速度。根據政務部的最新統計數據,如果加上三峽大壩決口後長江中下遊沿岸的受災民眾,我們從南方政府手中接管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三億。作為政務部部長,我必須提出鄭重警告,在沒有足夠時間進行分流和培訓的情況下,這些人口將成為我們背上沉重的包袱。”
“我們可以從北方調糧,以糧食作為誘餌,引導民眾進入北方墾荒區,接受農耕培訓。”盧長安道。
但同屬政務部的袁平平立刻駁斥了他理所當然的想法:“盧總,這些都需要時間,即便把我們現有的全部囤糧瞬間運抵每一處需要的地方,也僅夠這三億人吃一周半。這些時間,完全不夠他們完成向北方地區的遷徙。而且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大多數城鎮居民很難接受農耕生存模式,他們仍然指望著政府發糧賑災呢。”
“這好辦,不願耕作,那就餓著吧!餓到清醒的時候再慢慢談!都什麼時候了,還慣著寵著,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林子雲柳眉倒豎,厲聲道:“我們的囤糧不能全部南運賑災,各地盡快建立墾荒區,貼出公告以半額口糧招攬誌願耕作者,我們隻提供種子和農具,收成十中抽二,作為擴建其它墾荒區的支出。”
“我完全同意林院長的看法。”潘紫煙點了點頭,繼續道:“但我要說的重點不是這個。我的意思是,在當前情形下如果繼續擴大戰爭規模,互助會所承擔的人口壓力也會成倍增加,加上軍隊後勤補給線越拖越長,我軍兵力單薄的劣勢也會日益彰顯。如果國防軍退卻之後,我軍又無法建立有效運作的民政政權,這不僅會給地方民眾的生活帶來極大混亂,也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聲譽。”
因為權力的刻意弱化,互助會從幹事到主事的各級職位並非芸芸眾生趨之若鶩的香餑餑,這個現象在政務部這種操心累死人,福利不比自由平民高多少的地方尤為突出。包括西伯利亞在內各墾荒區的耕作組組長長期嚴重缺員,很多人寧可選擇去當不脫產的民兵,也不願擔任吃苦受累又沒多少油水的農耕領頭羊。在這樣的前提下,南方新占領地區要迅速劃分建立墾荒區不難,但要在短時間內組建一支正常運作的墾荒團隊卻是很不容易。
一句話:到處都缺人。
“我們可以考慮建立墾荒自治區。”袁平平提出了新的意見:“在確保三大原則的前提下,給予各墾荒自治區主管人員最大權限空間,提高各級主事幹事的福利待遇,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然後,我們就坐收那十分之二的剝削抽成?最終成為新的分餅人?”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邊上傳來,眾人側目細看,才發現那是平常都保持沉默的紀友富。
袁平平聽到這種指控,臉上當時就掛不住了,霍地站了起來:“老紀,這也是權宜之策,怎麼我們就成了分餅人?沒有適當的獎賞激勵,能有幾個人願意出來幹那些又累又憋氣的工作?說到剝削,自願擔任組長的主事幹事們又憑什麼該被大眾剝削壓榨?如果我們要實現絕對的公平,那就什麼事都別做了,我們坐在這裏等著所有人餓死,那樣就真正公平了!”
袁平平的怒火再次點燃了剛剛緩和下來的氣氛,幾乎每一位執事都開始喧嘩起來。
“墾荒自治區就是新的剝削模式,培養出的隻能是新一代地主!”紀友富堅持自己的意見,毫不動搖。
“無論是否采取墾荒自治區模式,我都必須建議執事團盡快停止或大幅降低軍事行動的強度,以便政務部的工作能夠跟上軍事行動過快的步伐。”潘紫煙繼續闡明了自己的立場。
東西兩大軍團的反擊從軍事上來看是非常成功的,但高機動性的縱深大推進,以及國防軍的迅速崩潰,卻給人力資源匱乏的政務部帶來了意料之外的巨大壓力。
“停止對敵人的進攻,扮演把蛇放進懷裏的農夫,這絕對不可能!到現在為止,南方政府仍然擁有足以對抗並摧毀我們的實力,在沒有徹底瓦解和消滅這個對手之前,我不會停止任何軍事行動!”林子雲用手指敲打著桌麵,同樣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