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以東,國防軍第十五集團軍駐屯的封丘基地。
自從三年前露西亞人撤走後,這裏迅速成為國防軍掌控中原威懾邊疆的軍事大本營。經過長期建設,封丘基地膨脹成為一座占地上百平方公裏,擁有多達三座軍用機場,儲備了數百萬噸軍用燃料及彈藥、口糧的超級基地。
封丘基地曾經為第二共和國國防軍在西藏、迪化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有力保障,現在又是進攻十裏鋪西線部隊的主要後勤基地。第十五集團軍轄下的新六軍雖然在兵力上無法與來自南線的第十三集團軍相提並論,但這支作風強悍的部隊居然率先突入十裏鋪外圍,甚至一度逼近Q市郊區,這當中就有封丘基地以及整個集團軍不遺餘力支持的功勞。
整個第二共和國的上下官員都明白,互助會的完蛋已進入倒計時。等到整個山東光複後,那幫邪惡的技術恐怖主義者隻能向北躥入西伯利亞荒原,或是向東遁入太平洋,當然這還得看他們是否能在玄武戰車群的密集火力中幸存下來。
配合新六軍行動的玄武戰車有一個中隊,約一百三十餘多台的規模。這些重達五百多噸的鋼鐵巨獸將從封丘至山東一線的公路踩踏得嚴重變形,為了不影響步兵載具和運輸隊的通行,第十五集團軍指揮部不得不嚴令它們在行軍途中盡量避開公路幹線和城鎮。
位於鄭州南麵的許昌兵工廠一直在源源不斷地生產玄武戰車,這座兵工廠的前身是許昌市綜合機械製造廠。兩年前,第十五集團軍的工程兵部隊開入廠中接管了這座早已空無一人的國營企業,從第二天開始廠區周圍豎立的帆布帷幕就擋住了人們的視線,沒有人知道那些國防軍工程兵在裏麵做什麼,從帆布帷幕後傳來的大型工程機械的轟鳴聲吵得整個許昌市區的民眾夜不能寐。三個月後,綜合機械製造廠那邊再沒有任何聲音傳出來。但某種工程顯然仍在繼續,不斷開出來的土石方自卸車證明了這一點。
在互助會發動的全球相位風暴轟擊中,許昌兵工廠逃過一劫。因為南方兵器工業公司包永春工程師的先見之明,事前添置的反製模塊拯救了這座半地下式生產基地內的十二條生產線,讓這裏能夠持續以每天六輛的速度向前線部隊提供玄武戰車成品。
直到新六軍部隊踏入十裏鋪外圍地區之際,許昌兵工廠已經為國防部生產了一千三百台玄武戰車。
廠內的工人技師們加班加點日夜奮戰,他們驕傲地看到,自己製造的鋼鐵巨獸正在橫掃整個東亞地區,即將完成統一祖國的宏偉大業。
逐步顯露在地平線上的未來,正如第二共和國政府鄭重許諾的那樣充滿了曙光。
隻要消滅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邪惡技術恐怖主義者,太平盛世就一定會到來。
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未來,一個講求公平和正義的未來。
封丘基地外的哨塔上,一名國防軍哨兵用望遠鏡觀察著從西南方向徐徐靠近的一隊玄武戰車。
這應該是來自許昌兵工廠的新一批產品,哨兵已經記不清自己看到過多少台這樣的戰車由此經過,但他依然警惕地注視著這支尚未完成殼體塗裝的車隊,時刻做好了發射信號彈報警的準備。
對於玩忽職守的軍人,無論官銜高低,等待他的隻有死路一條。
這是共和國主席薛世傑一再三令五申的軍紀,這句話甚至被銘刻在廣州國防部大樓的前廳牆壁上。
即使是這位值崗的列兵,也不敢用自己的性命去測試這條軍紀的可信度。
突然間,年輕的哨兵聽到了一陣陣像炮聲的沉悶巨響從東麵遠處傳來。
他轉過望遠鏡,搜索著東麵的地平線。
封丘基地裏反應也很快,戰鬥警報的長嘯驟然拉響,外線的防禦炮塔打開了護罩,各種重型武器的防雨篷布被操作者粗暴地扯下扔在一邊,炮兵們罵罵咧咧地掀開了裝有相位脈衝炮彈的板條箱。
一架旋翼式小型無人偵察機像除夕夜的竄天猴一樣從基地中拔地而起,隨即以極快速度徑直升入高空。它很可能會在不久後的相位脈衝對轟中失控墜落,但在毀滅真正降臨之前,這東西多少能為自己的主人提供一些寶貴的戰場信息。
哨兵睜大了疲倦的眼睛,仍然沒有看到地平線上有任何可疑物體。
但是,他隱隱約約看到了一些火光,應該是重型武器交火對射的光焰。
在那個方向上,好像有一支巡邏警戒的玄武戰車小隊。這火光,估計是這支友軍與敵作戰的動靜。
隻是,什麼樣的敵人能越過前線新六軍的重重陣地,喪心病狂地靠近到封丘基地附近來?
那些像跳蚤一樣的互助會足肢戰車?哨兵忍不住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