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團軍總指揮文宏達將軍在揮師北上之際曾再三嚴令:不爭城鎮控製權,隻求殲滅敵方有生力量。因此,這支及時趕到的玄武戰車小隊對拯救友軍並無太大興趣,但對圍攻友軍的敵人卻頗有興趣。
所以,這十二台玄武戰車在驅散何孟鄉民兵之後並未停下步伐與己方步兵握手言歡,它們繼續大踏步向北豬突猛進,旋即成為逼近十裏鋪外圍的第一柄尖刀鋒刃。
在何孟鄉以北二十公裏的一條小河邊,它們遭到了來自十裏鋪的影武士無人機伏擊。
蟄伏在地表之下的三十多輛足肢戰車蜂擁而出,第一輪電融彈齊射就擊癱了兩台玄武。但這場戰鬥僅持續了不到十秒鍾,一發空爆的相位脈衝炸彈瞬間讓互助會的足肢戰車群陷入了無可奈何的癱瘓。
接下來,就是十台玄武戰車逐個處決那些失去行動能力的足肢戰車的自由射擊時間。
玄武小隊雖然損失了兩台戰車,但並無人員傷亡。曾經不可一世的互助會足肢戰車,現在已經淪落到隻能頂著相位脈衝火力偷襲死拚的尷尬境況,這個無可辯駁的真相令玄武車組乘員們士氣大振。
他們甚至相信,自己很可能會成為踏入十裏鋪的第一支國防軍部隊。也許,他們甚至能得到由第二共和國主席薛世傑親自授勳的無上殊榮。
從天而降的巨大光束將所有的夢想擊得粉碎,轉瞬之間,原本昂首傲行於魯南原野之上的十輛玄武戰車就有三輛被切碎融化!
互助會擁有某種位於高空甚至太空的武器平台,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在日照市附近的一次戰鬥中,國防軍的玄武戰車已經遭到來自天空的毀滅光束打擊。南方兵器工業公司設在福建沿海地區的觀測站都捕捉到了這些聚能光束,通過對光束角度的粗略計算,很容易就能判斷出它們來自月球,至少是當時月球所在的方向。
南方兵器工業公司的專家們甚至發現,互助會的空中光束打擊並不能隨時隨地出現。大多數人猜測互助會的攻擊平台可能位於環地軌道上,正如當年他們從露西亞人手中繳獲的那座軍用空間站一樣;也有少數人大膽推測互助會的聚能光束炮塔可能真的就在月球上,這個推論更完美地解釋了為什麼互助會無法對地表活動的玄武戰車實施全天候不間斷轟擊。在玄武戰車遭到天降死光轟擊的所有時段,戰場區域的天空都正好有月球出現。
由於環地軌道衛星的全滅,加上中高空飛行器當前麵臨的惡劣生存環境,共和國國防部無法進一步確定這種聚能光束武器平台的準確位置。但是,以包永春為首的軍工技術專家們仍然為玄武戰車準備了一套有效的應對預案。
畢竟,最聰明的人往往是能抓住事情關鍵的人。
對於從天而降的高能打擊火力,再沒有比盡快找個遮擋掩體更有效的保命方案了。
至於互助會的空中火力平台到底在哪裏,那絕對不是玄武戰車乘員們最關心的事情。
所以,天空中黃綠死光閃現的瞬間,剩下的七台玄武戰車立即不約而同開啟引擎最大馬力,向著附近的山地和樹林加速躥去。
應對預案的第一條:遭到不可抵禦的敵方空中火力打擊時,應馬上尋找就近可用的防空隱蔽掩體,盡量避免戰車車體暴露於空曠場所。
因為這條規定,國防軍玄武戰車的戰術手冊有了很多改動。這些刀槍不入的鋼鐵巨獸不再會貿然進入完全無遮掩的開闊地界中行軍作戰,它們通常更喜歡貼近多山多林的複雜地形活動,為的就是防備隨時可能從天而降的死亡之光。
當天空中降下死亡光束之際,那就是四散奔逃尋找掩體的時刻。
山崩地裂的爆炸聲中,一輛標準版玄武甚至直接開炮轟塌了半壁山岩,以便能把自己龐大身軀塞入岩縫中的凹處保命。
在它後麵的兩輛加強版玄武僅有雙聯聚能光束發射器,這種以精確而見長的對點攻擊武器在戰場廝殺中表現極佳,但此刻要在山壁上迅速鑿個凹坑卻是有心無力。
在這種以秒鍾計數的戰鬥中,猶豫和拖延隻意味著死亡。九秒鍾後,那兩輛沒能及時找到藏身之地的加強版玄武戰車被再度從天而降的黃綠光柱融燒成兩攤殘骸。
剩下的五輛玄武順利遁入山岩和樹林中,借助大自然的庇護堪堪逃過這場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