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元首(2 / 3)

最後,直轄於政務部的各墾荒區數百萬武裝民兵,同樣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武裝力量。

簡單來說,這位美女部長手中的權勢,比起一樓大廳裏所有國家元首和公使們加起來的總和,還要高出那麼幾倍。

與她掌握的資源與權力相比,這位潘部長所擁有的美貌天賦簡直不值一提。

跟在潘紫煙背後的辛旭更加低調,他甚至沒有什麼帥酷的造型,但大廳裏的每一位賓客都認得他,認得這位貌不驚人的機動騎兵總指揮。

發展至今始終沒有逾越千人規模的機動騎兵,依然是互助會麾下各武裝序列中最具戰鬥力的超級精銳。雖然有第一佰佰長任真在貝加爾湖與友軍火並的大醜聞,但自從辛旭正式接管這支元老級部隊後,類似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過。在每年與影武士、電磁步兵以及武裝民兵的模擬自由對抗競賽中,機動騎兵團隊始終保持著十戰八贏的超然優勢。

不足千人的機動騎兵,卻擁有超過十萬台各型機體,從最新的二代版零號機體到最令敵人聞風喪膽的三號戰車一應俱全,其中數量最多的還是擔任運輸任務的一號六足機體。這是一支高度機械化和智能化的精銳部隊,所以沒有人比它更有資格充當互助會全球戰略機動部隊主力。

在西伯利亞冰原,在東歐的核輻射廢墟,在北美的日美邊境上,在中國的蘇滬杭地區,到處都能看到無處不在的機動騎兵戰術小隊。那些外殼上塗有藍色互助會徽標的反曲足肢戰車,總會給苦戰中的友軍帶來難以形容的精神振奮。即便是以數量見長的白標影武士戰鬥群,同樣也喜歡與機動騎兵協同作戰。因為有太多實際戰例早已證明,一位親臨火線的合格機動騎兵,在對戰局變化和敵軍動向的把握判斷方麵,始終擁有遠程遙控者無法超越的優勢。

如果說楊道明的影武士這邊擅長瘋狗纏鬥和人海機群淹死對手,那麼辛旭執掌的機動騎兵就是一柄精準鋒利的合金手術刀,不多不狂不焦不躁,準確地在敵人最薄弱的命門輕輕劃上一刀,從而優雅地結束整場戰鬥。

互助會最拿手的遠程奔襲敵方指揮部的擒王斬首戰術,幾乎全是機動騎兵的獨角戲。

經曆過無數次失敗與挫折的辛旭,不僅是互助會軍中資曆僅次於安秉臣和盧長安的元老,他還是唯一一名同時對機動騎兵、影武士無人機以及電磁步兵三大武裝部隊都有極深造詣的全能型將領。早年在國防軍裝甲部隊擔任低級軍官的卑微出身,以及加入聯合國武裝部隊參與利物浦平叛的血戰經曆,都讓辛旭變得更加內斂和低調,看不到半分頤氣指使的張狂氣息。

不過,當出擊進攻的時刻到來之際,這位機動騎兵總指揮可從來不會有任何猶豫。

“辛旭那家夥,就是一隻裝睡的獵豹。”一貫總是嘻嘻哈哈的電磁步兵總指揮盧長安,曾經這樣在背地裏評價過辛旭。

打過了無數次招呼,與無數雙手握過之後,政務部部長和機動騎兵總指揮終於沿著台階走上了二樓,兩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微笑。

就在這時,楊道明聽到耳邊傳來一聲清晰可辨的口水吞咽聲。他轉過頭,正好看到袁平平垂涎欲滴地盯著走在前麵的潘紫煙。江口碼頭港務局總經理的一對眼珠子,幾乎都要掛到政務部部長的那雙黑色絲襪上了。

“媽的,居然被辛旭這老小子搶先了!”袁平平麵帶自嘲苦笑,低聲喃喃道:“我還說,既然都是政務部的,不妨肉爛在鍋裏算了,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嗨!”

楊道明回頭仔細再看,果然發現走上台階的潘紫煙與辛旭肩並肩挨得很近,兩個人的手指僅有幾毫米的間距,似乎剛才上樓梯時還相互牽扯了一下,臨上二樓才鬆開的樣子。

政務部部長……與機動騎兵總指揮?嗯,這是個值得探討的超級大八卦。

楊道明笑了笑,跟在田建明、向文迪、盧長安身後,迎著辛旭和潘紫煙走了過去。

辛旭的右手有力而溫暖,他看著楊道明的目光多了一點業內人士的詢問意味:“國防軍怎麼會造出那麼多四足戰車?嘉興前線怎麼不試著繳獲一台那種戰車?”

如果能繳獲哪怕一輛國防軍的四足戰車樣本,工程部軍工組的專家們也許就可以迅速搞清那種免疫相位脈衝轟擊的被動防禦係統原理。以互助會現有的工業水平,甚至還能立即仿製甚至給予提高改良。

楊道明抱歉地搖了搖頭:“我們試過,都沒有成功。他們的步兵一直緊跟著那種戰車,所有失去行動能力的敵方戰車都被他們用烈性炸藥徹底摧毀。”

“這事不能全怪他們,第七仟的步兵也沒有打好。”旁邊的盧長安聽到討論當前最熱門的軍事話題,馬上插了進來:“薛世傑那小子不知道從哪裏找來的這幫南方兵,打起仗來個個不怕死,前麵機槍榴彈響成一片照舊嗷嗷叫著往上衝。”

楊道明看了一眼辛旭,從機動騎兵總指揮眼中確實沒有看到責怪的意思,心中這才稍定。雖然他與對方在職銜上是平級關係,但辛旭的資曆比自己高太多,真要叱責幾句,他也隻能側耳傾聽。無論怎麼說,仗打得不好,就是他這個最高指揮官的失職。

“從杭州方向來襲的敵軍步兵為國防軍第十三集團軍,打頭陣的新三軍軍長叫宋英,這個人據說是原青年軍副總司令宋新的弟弟,帶兵很有一套。”

辛旭眼中頓時一亮:“宋英?就是那個在綏中六股河大破國防軍裝甲部隊的宋英?他可是南方政府中難得一見的猛將啊。”

雖說薛世傑主持的南方新政府以鎮北軍班底起家,但李大同那幫舊部將領中還真沒幾個人能被辛旭視為勁敵。用刻薄的話來說,這夥軍頭能不在關鍵時刻拖薛世傑的後腿就算是幫大忙了。跟著徐慶邦從炎黃軍投過來的宋英,卻是與鎮北軍諸將截然不同的一個異類。

宋英年齡不到三十,但卻以膽大心細手狠而著稱,他的戰場風格跳脫靈活,尤其擅長主動出擊搶占上風,即便處於劣勢也很少會呆守原地被動防禦,算是個進攻進攻再進攻的無畏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