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征召
第621章 征召
“兩個小時前,駐守加拿大哈德遜灣的機動騎兵巡邏隊在納爾遜河畔遭到來曆不明的脈衝武器伏擊,六十六台足肢戰車中有四十五台陷入癱瘓,所有運作中的電磁儀表及四元相位設備都遭到無法恢複的損毀,六位機動騎兵中有五位出現不同程度的眩暈和惡心症狀,其中一人情形嚴重,已由工程部精衛飛行器緊急送往江口醫療中心救治……”
緊急召開的執事團會議上,主持會議的機動騎兵總指揮辛旭撥動著堆疊在全息界麵上的三維立體圖。
“我們的機動騎兵在現場與伏擊者交火並擊斃六人,經智庫對死者生物特征數據排查,其中有四人為斯拉夫人種,兩人為拉丁人種。所有屍體的肢指關節磨損痕跡特征,以及血液內的硝基化合物含量證明,這六個人屬於經常使用火藥兵器,並從事高強度戶外運動的特殊人群,極可能是露西亞人的特種部隊成員或雇傭兵。根據機動騎兵最後的現場記錄,這六名伏擊者最初停留的位置,恰好處於那種不明脈衝武器的人體殺傷範圍之外。”
“露西亞人研究出了克製足肢戰車的脈衝武器?可是,他們為什麼要大老遠跑到北美去試驗?為什麼不在烏拉爾山脈這邊直接搞?”盧長安疑惑地問道。
辛旭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事實上,他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這當中的蹊蹺有很多,但是,我在此必須提醒執事團以及全體互助會成員注意,這種未知的脈衝武器對我們的武裝部隊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極大威脅。事後我們的增援部隊趕到並重新搜索了現場的雲冷杉林地,他們在河西岸一處山穀中找到了最先失蹤的影武士巡邏小隊三台足肢戰車,這三台無人機已經被拆卸分解,電磁炮係統、電動引擎和雙極電池全都不翼而飛。很明顯,伏擊者不止那六個人,而且他們已經將我們的戰車部件帶離了現場,第二次伏擊僅僅是為了虛張聲勢阻擋我們的搜索追擊。”
“那種未知的脈衝武器,真的可以讓所有電磁和四元相位設備瞬間癱瘓?還有,我們能否推算出它的大致作用半徑?”坐在靠背椅上的樞密院院長林子雲一臉倦色,慵懶地問道。
“軍工組的技術專家正在分析爆炸殘骸,但從爆炸之前的智庫現場數據來分析,它對人體的影響半徑大概在四千米左右,對各種機械設備的衝擊致癱作用半徑約為五千到七千米之間。不僅我們的足肢戰車會受到這種爆炸裝置的影響,裝備電磁防護服和電磁步槍的步兵同樣也會受到衝擊,它不是一種直接性物理殺傷武器,但所造成的後果卻比直接性殺傷更糟糕。”
辛旭停頓了一下,看到其餘十名執事團成員幾乎人人麵現憂色。
想到成群結隊的足肢戰車癱瘓在戰場上無法動彈,想到電磁步兵們突然變成了手無寸鐵的烏龜兵,這一幅幅場景簡直是互助會最大的噩夢。
“如果真是露西亞人搞出來的東西,我敢打包票,他們很快就會在烏拉爾山脈戰線使用這種武器。”步兵副總指揮,第三仟仟長高懷亮沉思緩緩道:“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如果沒有技術上的手段抵禦這種脈衝武器,那就隻能盡快把部隊撤下來。否則等毛子打上門來一鍋端,那樣就虧大了。”
高懷亮統領的第三仟目前正駐守在烏拉爾山脈防線,第三仟和第六仟三天前才換下鄧天寶的第四仟和宋飛的第五仟,如果露西亞人突然發難,第三仟和第六仟必然是承受第一波攻擊的部隊。
放棄烏拉爾山脈防線主動撤退,對互助會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在長期的高強度軍事鬥爭中,樞密院自上而下早已確立了活人比死地更重要的戰略原則,城鎮、關隘等所謂的傳統戰略要地從來都不是執事團看重的東西,丟了就丟了,隻要保住實力,時機成熟時隨時可以再拿回來。
話題轉入軍事領域,所有執事的目光立刻投向了精神萎頓的樞密院院長林子雲。
林子雲似乎感受到那些目光所包含的壓力,她掙紮著從椅背上站起來,清了清喉嚨,朗聲道:“烏拉爾山脈防線的取舍不是大問題。我們的士兵從來不該白白損失,人類的戰爭史也已無數次證明,戰爭勝負從來不取決於一城一地的得失。為了爭取戰略主動權,樞密院隨時可以放棄任何地麵防禦工事,讓露西亞人在遼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耗盡他們的兵力。”
“但是,納爾遜河畔出現的這種秘密武器勢必會帶來比丟棄烏拉爾山脈戰線更嚴重的後果。尚未穩定的西伯利亞地區必然會受到露軍隨之而來的反撲衝擊影響,還有我們與日軍在北美大陸開辟的第二戰場,以及我們控製的太平洋地區,甚至紐約聯合國總部都麵臨著巨大危險,我們與敵對勢力的戰鬥,很可能會被迫拉回到火藥兵器甚至冷兵器時代。”
“這種武器出現在加拿大,我個人懷疑,美國人多半也牽涉其中。這種武器所帶來的衝擊效應,絕對不會僅限於軍事領域,我們的四元相位通訊技術,精衛飛行器,戰術防護服,電磁炮,卡魯,以及工程部部署在全球各地的四十二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都可能因為這種武器的攻擊而陷入癱瘓。所以,當務之急,我們需要立刻探明這種武器的來曆,同時考慮全球範圍內的緊急應對措施,例如盡快疏散我們的追隨者,撤離或放棄一些易受攻擊的固定地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