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家門(2 / 3)

“最近,樞密院才把解決露西亞人設在伏爾加河畔的大型聚能光束炮台的任務交給我,我這幾天都在忙著調兵遣將打仗,看那份南門二基地的計劃書也隻是掃了個大概,嘿嘿,我是個老丘八,看這些東西不怎麼懂,再說了,不是還有你們這幫文化人把關嘛?”

互助會電磁步兵的總指揮訕笑著努力為自己辯解,他的話立刻在執事們當中引起了不小的共鳴,每個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公務,通過全息界麵交換著眼神。

隨著互助會控製地域和人數的迅速增加,十一名執事幾乎都在夜以繼日地工作,雖然在年齡、閱曆、學曆和智商上各有千秋,但十一個人每天的工作日程從來都是滿滿的,沒有誰可以在半夜十二點前入睡,更沒有什麼星期六星期日休息的神話傳說。

不僅十一位執事的工作強度高,下麵的組長和軍官也都不清閑。尤其潘紫煙領導的政務部,每個月申報辭職或調離的組長超過一半比例,能留在中低層崗位上連續幹滿五個月的熟手簡直就是奇跡一樣的存在。為此,執事團多次提高官員福利待遇,甚至設立了特別資曆勳章,不吝成本地重獎那些能連續工作超過三個月的中層官員。但是,這樣做獲得的效果始終不太令人滿意,重賞之下出現的勇夫比鳳毛麟角還少。

有句自由平民們私下流傳的閑話說得好,在互助會當官辦差的人,不是腦子有病就是野心太大。因為受到嚴格到變態的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監督,權力謀私的發揮空間幾近於零。在這個前提下,工作強度卻隻高不低,別說謀私利,工作上稍有懈怠疏忽都會被信息部嚴查深究,懲罰起來更是毫無情麵可講。拚死拚活地忙碌,卻不是為自己為家人混個舒坦滋潤,那不是腦子有病是什麼?

聽到盧長安婉轉的訴苦,沈莉當然也感同身受,臉上慍色稍減,口氣也柔和了許多。因為她知道,盧長安可不是在裝病喊痛。在執事團成員之間,可沒有什麼裝傻演戲的厚黑空間。十一位執事擁有互助會僅次於會長安秉臣的最高智庫數據權限,可以直接洞悉彼此最隱私的生活空間,從而看到對方內心真實的靈魂。當然,這種公開的窺探永遠是相互的。

“在悲觀主義者看來,距離恒星太近當然不是好事,但我們也要看到這個煉獄世界擁有的兩大優勢。首先,這顆行星距離恒星六百萬公裏,但那也意味著我們的太陽使者可以更輕鬆地跨入恒星內部,從南門二乙獲取基地運作所需的異能量。隻要有充足的能量,剩下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其次,這裏的重力係數僅比地球高百分之十,和地球引力差不多,對人類幾乎沒有太大影響,非常適合建造移民聚居點和星港。所以,盡管南門二體積小了點,盡管這裏自然環境惡劣,但它有穩定的公轉軌道和固態行星地表,依然是太陽係周邊十光年內最好的星際基地選址!”

安秉臣聽著沈莉的發言,沒有說話。他現在手上也有工作,包括他在內的十二名探險隊員,需要在以深淵號為圓心的五公裏範圍內架設三十六台電磁監控探測儀,這些預計長期保持運作的探測儀將為南門二基地的建造提供詳細的環境數據。

和盧長安不同,他可是仔細看過了南門二基地的計劃書。這顆隻有月球三分之一大的地外行星確實有不少優勢,沈莉所說的兩點隻是其中最明顯的,不過這裏卻有一個比高溫更糟糕的缺點。

南門二上沒有足夠的金屬礦藏資源,整個行星幾乎全是矽酸鹽成份的岩石。當然,這顆小行星的內核還是有金屬的,但要深挖采掘到行星內核層,這投入的成本可就高得海去了。

互助會當前的太空拓展模式非常簡單也非常有效,隻要有能源和金屬,在哪裏都可以建立基地開花結果。能源最好解決,隻要有恒星存在,有一隻卡魯擔任太陽使者就能辦到。然而,如果沒有金屬資源,那就麻煩得多。不但太空基地的建設無從談起,也更不可能有源源不斷的太陽使者為整個本地係統的運作持續提供能源。

深淵號飛舟從地球帶來的六千噸金屬僅夠基地前期建設所用,要想持續久遠發展下去,隻能從恒星係內散布的那些零碎天體上想辦法。如果能在其中一顆小行星上找到金屬礦脈,哪怕是僅有兩三公裏大的太空隕石,也能多少緩解南門二基地的需求。

深淵號從地球到南門二需要八天旅程,這個時間不算長,但也絕不算短。最關鍵的是,這是深淵號飛舟才能達到的速度,如果以互助會當前的電離子引擎飛船來跑,悠哉悠哉飛個五六千年都算是少的。問題是,深淵號隻有一艘,諾娃的飛舟不可能永遠留在從地球到南門二中間的航線上當擺渡苦力。說穿了,如果南門二這邊無法自給自足,這裏的基地就永遠無法發展壯大,更不要提什麼將來的星港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