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旗艦是一艘造型怪異的環島型海上平台,那正是天皇賜名的旭日號戰略海上作戰平台,其餘十一艘戰艦除了霧島號驅逐艦外均未超過萬噸排水量。
而來自夏威夷的兩支美軍特遣艦隊各有一艘十萬噸級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此外還有二十餘艘伯克級和斯普魯恩思級導彈驅逐艦和佩裏級護衛艦,以及差不多數量的醫療和補給運輸船,合計四十五艘,全是萬噸級別以上的大型艦船。
可是,如果僅由交戰雙方投入兵力和武器的數量來決定戰爭最終勝負的話,人類文明的曆史大概會比現在簡單一百倍。
行駛在小笠原群島東北方向,北緯三十度線上的卡爾文森特遣艦隊最先發現了五百海裏外的日軍艦隊。當然,那根本不是艦載遠程雷達的功勞,而是航母上起飛的E2D預警機在五千米高度上的斬獲。
敵情警報響起十五分鍾後,美軍兩支特遣艦隊從卡爾文森號航母以及斯坦尼斯號航母上起飛了六十二架F-35C戰機,這些戰機有一半都掛載了新型白頭鷹遠程空對艦導彈,這種大型導彈可在十米高度以最大一點五馬赫速度掠海飛行兩百六十英裏後命中敵艦。每架出征戰機上的飛行員都是多次參加過伊拉克或阿富汗空中打擊任務的老資格飛行員,無論空中狗鬥還是對地轟炸,一個個全是經驗豐富到這個星球上無人能出其右的頂級高手。
在美軍旗艦戰情室中,環島狀的旭日號雖然看起來造型怪異,但也就是尺寸巨大而已,艦上的武器裝備顯然還沒有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怎麼看都像是用美軍戰艦上的設備改裝改造的。經過衛星偵察和E2D預警機反複對比參照後,作戰參謀們認定,隻要能有三枚以上的白頭鷹命中這個大家夥的吃水線,它一樣會沉入北太平洋的海底。
六十二架出征的海軍航空兵戰機,帶有三十一枚白頭鷹空對艦導彈。隻要有十分之一的導彈命中,這場海戰就算結束了。如果連十分之一的命中率都達不到,那還能算是山姆大叔旗下的海軍航空兵精銳嗎?日軍艦隊內沒有航母,對水麵的攻擊火力半徑頂天也就三百公裏左右,這在美軍戰情室看來幾乎就是殘疾艦隊的代名詞。
所以,這場戰鬥的結果從發現日軍艦隊時就已經注定。
六十二架F-35C氣勢洶洶撲向人丁凋零的日軍艦隊,他們計劃在距離旭日號三百公裏之外的位置發射白頭鷹,對日軍戰艦實施密集陣列式轟炸。如果這波攻擊得手,攜帶白頭鷹反艦導彈的戰機將直接返航,而攜帶其它反艦武器的戰鬥機會繼續衝上去,對那些幾千噸的小船進行一次慘無人道的圍毆。對於收拾這類背信棄義反叛主人的看門狗,海軍航空兵們是最有經驗的。
然而,六十二架F-35C戰鬥機在離開美軍特遣艦群後向西僅飛出一百公裏就被來自天空的黃色光束逐一點燃融穿,那些成人胳膊粗細的巨大光束全是一閃即逝的套路。但每閃一次,天空中就會落下一架肢體破碎的F-35C戰機。
三分鍾不到的時間,六十二架F-35C戰機盡數墜入海中。隨後趕來救援落水飛行員的四架大型艦載直升機也被那種可怕的黃色光束燒成焦黑碎片,可憐的美軍飛行員們有一半遭到海麵上出沒的雙髻鯊襲擊,到戰鬥結束時僅有十六人獲救。
當卡爾文森特遣艦隊獲悉出擊戰機群慘遭不幸的噩耗後,四艘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立刻準備向日軍發射攜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但這個指令尚未從戰情室傳到發射人員那裏,一束黃色光芒已降落到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
這次光束持續了整整一秒鍾,並沿著卡爾文森號行進的方向微微抖動了一下,直接將這艘十萬噸級的航母切成兩片,就像不鏽鋼餐刀豎著劈開一隻香蕉那樣簡單。
當卡爾文森特遣艦隊的大型戰船上不斷傳來驚恐呼喊聲之際,空中前出監控日軍艦隊的那架E2D預警機再次發出一個噩耗:日軍旭日號海上作戰平台發射了兩枚原本屬於美國海軍戰略核潛艇上的UGM-133A三叉戟多彈頭彈道導彈!
這種彈道導彈每枚戰鬥部中各自包含了八粒五十萬噸當量的W-88氫彈頭,按照原先設計,UGM-133A三叉戟彈道導彈應該由潛艇在水下發射,升空後完成脫離並重入大氣層的拋物線弧形彈道,最終散開子彈頭,分別砸到預定目標區域。
但由日軍旭日號海上作戰平台發射的這兩枚UGM-133A彈道導彈卻完全不是這個路數,這兩位大家夥連大氣層都沒出,爬升到十萬米高度後立刻轉頭向下俯衝,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直衝斯坦尼斯特遣艦隊,以及跟在卡爾文森號特遣艦隊後麵九百多公裏的第三艦隊特遣戰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