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前哨基地的誇父III型聚能光束武器平台剛剛完成組裝,大多數人都閑了下來,他正想找個理由出去逛逛。幾乎所有探險隊的成員都跟聶遙去過那些大同小異的地下穹頂世界,不懂技術的人很快都感到乏味,大家都想換個新地方轉悠一下。
提起這事,登月總指揮漢特博士尤感頭痛:“我們的掘進機挖死挖活才推進到兩萬米深度,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刨到目標位置。”
安秉臣笑了笑:“不用再挖了,我們帶小強去,讓它捎我們一段路。”
蜥蜴人跨越三維空間的超凡能力已經在聶遙對地下穹頂世界的考察任務中得到了充分證明,在遠程四元相位掃描的觀察下,小強每次空間跨越的物理距離都超過了一百六十公裏,根據小強的自述,那應該是它能力的極限。這種級別的跨越雖然超出了人類的想象,但也從側麵證實了蜥蜴人無法踏足地球的真正原因。
盡管去不了三十八萬公裏之外的地球,但前往月球地層下三百公裏深度的地方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因此,安秉臣的四人小分隊在小強的協助下,幾分鍾內就抵達了月幔深處,最終直接進入了那個直徑九點八公裏,四元相位掃描根本無法洞穿的超巨型金屬球體。
但是,誰能想到,這個鑲嵌在月幔玄武岩層中的金屬球體世界,裏麵居然是布滿黏稠液體的密集管道。這些管道全是三米直徑的統一標準合金管,人走在裏麵並不憋屈,但腳下的黏液卻很麻煩,一腳踩下去要花很大力氣才能拔出來。小強帶著三人連續跨越了四次,每次都出現在不同的粘液隧道中。
頻繁的空間穿越給三位地球人的身體帶來了嚴重的不適反應,大嘔特嘔之後,安秉臣不得不讓小強停止了這種漫無目標卻又折騰人的傳送。聶遙博士仔細觀察了洞壁和地上的那些黏液,發現它們居然在以極慢的速度緩緩移動。於是,他建議沿著管道中黏液流動的方向前進,最終也許能抵達某個類似中樞的地方。
安秉臣果斷采納了這個建議。三人終於擺脫眩暈嘔吐之苦,但隨即又落進精疲力竭渾身臭汗的徒步陷阱。
“我們每前進一千米,休息十分鍾。”安秉臣命令著,將防護服內的空氣循環速度提高了三倍,以便盡快將體表散發的熱氣和汗水排入過濾器。高溫和大汗會增加心跳頻率,從而加劇氧氣的消耗速度。他們帶了足夠一個月的備用儲氣罐,但從來沒有打算浪費任何一毫升。金屬管道裏彌漫著一股濃烈的臭味,空氣中的含氮量高得異乎尋常,完全不適合人類呼吸,所以三人無法打開頭盔像在地下穹頂世界裏那樣自由自在地呼吸。
小強沒有防護裝備,但它的臉上扣著一個黑眼罩,從西普族蜥蜴人那裏弄來的黑眼罩。
其實,那根本不是什麼黑眼罩,而是一種呼吸過濾器。坦頓人沒有鼻孔,它們的呼吸係統入口分布於眼臉周圍,西普族蜥蜴人自製的這種過濾器看似簡陋,卻能保證它們在充滿有毒氣體甚至沒有空氣的空間內正常活動。最初,沒有人相信這個像眼罩一樣的單薄玩意兒能自給氧氣,但聶遙博士推測擁有空間跨越能力的坦頓人可能將眼罩與他們日常活動地下迷宮相連,以地球人無法想象的方式獲得源源不斷的氧氣。
從這點來判斷,小強所在的巴達族的宿敵西普族,也就是那幫最先偷襲登月探險隊的家夥,顯然還是坦頓人中的高科技種族。
何滿桂輕輕扔出手中的一隻改良版零號機體,那小東西的腹部冒出袖珍電離子引擎藍光,隨機飄飄悠悠向前滑去。四元相位掃描無法洞穿這座金屬巨球的內外壁,但零號機體仍然可以通過全息脈衝光波勘測經過的地形表麵形狀。等這些積累的數據經過智庫梳理後,金屬球體內部的大致結構將不再是秘密。
何滿桂盯著頭盔內屏上零號機體發回的管道內徑三維縮略圖,大聲彙報:“前麵兩千米處,有一個轉彎。再往前走,還有三個回彎,合計四千多米路程……”
安秉臣聽得興趣索然:“你幹脆直接說,這迷宮還要走多久才能是個頭?”
何滿桂的聲音頓了一下:“零號機體還在往前飛呢,按我們目前的速度,抵達零號機體當前位置還得走上六七個小時……等等,我看到了亮光,隧道現在好像變寬了!”
聽到這充滿驚喜的喊聲,安秉臣和聶遙立刻切換到零號機體同步傳送的視頻界麵。
他們看到前麵果然有淡黃色的光芒,四周能看清黏液的管壁也漸漸遠離鏡頭中心區,顯然整個管道正在變得越來越寬。
隨後,他們眼前出現了一團巨大的黃色光球。那光球的直徑至少超過百米,沒有任何支撐物地淩空懸著,仔細看上去似乎還在微微旋轉。距離光球三百米之外,有八座宛如蓮蓬的碗狀內凹平台,它們的凹麵全都統一對著中間那團黃色光球。八座凹麵平台也全都懸在空中,兩兩對稱,四根中軸線正好交彙於黃色光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