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所有人眼中神色頓時一黯。安秉臣找了個矮點的台子,沮喪地坐了下來。本來以為可以輕鬆到手,沒想到突然節外生枝,還折損了一名手下。
“昌發,你立刻聯係一下地麵基地組,讓他們來人增援。”所有人打開防護服排空氧氣罐後,他們隻能困守在這座密封大廳裏。如果沒有外部支援,他們無法沿著螺旋通道回去,更不可能再繼續向前探索。
何昌發應了一聲,立刻開始呼叫駐守飛船的基地組。
“諾瓦,就這情況……能修複嗎?”安秉臣的目光最後也落到裂開變形的棱柱台上。
“修複不是問題,隻要有資源和能量,所有智庫模塊都能修複。問題是,儲能組件中怎麼會還有能量?如果這樣的話,遠程偵測模塊停止工作的真正原因,顯然不是失去動力。”諾瓦的聲音又充滿了怪異的吸氣聲,那是她表達困惑的獨有方式。
“你自己都說了,幾萬年的時光,偵測模塊也許有其它組件發生故障了。不過,這修複過程中,會不會又發生爆炸?”安秉臣憂心忡忡地問。現在這大廳裏已充滿了空氣,變成了一間封閉氧氣艙,如果再來一次剛才那種爆炸,對大廳裏的人造成的殺傷效果恐怕就不會像剛才那樣輕微了。
“爆炸的原因,是不同版本智庫係統能量的排異反應。如果剛才那場爆炸耗盡了遠程模塊儲能組件中的殘存異能量,下一次融合也許就不會再發生劇烈反應。”
“也許?”安秉臣倒吸了一口涼氣:“我看,我們還是等等吧。”他吃了這個大虧,哪裏還敢在人多勢眾的情況下繼續讓卡魯釋放異能量重新嚐試融合。就算還想再試,也鐵定要把人全部撤出去以後再讓卡魯上。否則再來一次意料之外的爆炸,天知道會有多少傷亡損失。
兩小時後,從吳剛號飛船趕來的一支六人增援小隊給探險組帶來了新的備用氧氣罐,他們離開時帶走了那位不幸犧牲者的遺體。
增員小隊的及時趕到,多少驅散了一些探險組成員臉上的陰霾。環視周圍那些表情不一的麵孔,安秉臣陷入了深深自責,以往的一帆風順,讓他忽略了各種可能出現的危險。現在他們遠離了地球,遠離了互助會的所有基地,在陌生而致命的低重力環境下工作。探險組自從離開飛船,深入地下觀測站以來,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四個小時。
“我們就在這裏,休息六小時。”同海參崴登月指揮部商量之後,安秉臣做出了決定。
他必須暫時停止前進的步伐,讓所有人嚴重透支的體力獲得恢複,同時也讓這場悲劇對大家心理上的衝擊能夠有所緩解。
等到重新養精蓄銳之後,他準備帶著隊伍走一趟最後的儲藏室,完成對整個觀測站三處地下建築群的實地勘察。等探險組離開數據區後,他會留三隻卡魯將對數據區的遠程偵測模塊實施修複以及嚐試重新融合。這樣的話,如果再發生什麼不測,也能將損失控製到最低範圍。
因為在地下深處,沒有陽光的晝夜指引,探險組隻能分為三小時一班,十四個人分為兩班,輪流交替休息。
安秉臣迷迷糊糊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連著睡袋不知何時一同飄到了棱柱台旁。周圍尚在夢中的隊員們也亂七八糟躺了一地,橫的豎的都有,完全看不到入睡前整齊的通鋪隊列。負責值守的何昌發正坐在遠處通道口那裏,和旁邊的胡安·巴薩裏奧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著。
借著營地照明燈的光線,他隱約看到對麵桶沿高處,秦子明穿著一套打底的絨衣,光著腳半跪在兩排奇形怪狀的台子之間,拿著個手電筒在仔細看什麼。
安秉臣伸了個攔腰,卻發現自己和睡袋同時翻滾起來。他又忘了,這裏是引力隻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無論幹什麼都必須輕手輕腳,否則就會產生超出預料的力作用效果。
在翻滾並撞到旁邊的一位隊員後,他停了下來,手足並用才爬出睡袋,然後像袋鼠那樣蹦到秦子明身邊:“子明,怎麼不多休息一會兒?”
“我怎麼都睡不著,索性起來轉轉看看。”秦子明回答道。“這裏是數據區,應該有很多重要的東西。”
“找到什麼重要東西了?”安秉臣掃了一眼台子上那些早已看不清原形輪廓的殘破物件。這裏是數據區,應該是諾瓦時代的智庫係統中樞,那些台子上的東西,沒準都包含著大量的重要信息。但在經曆了五萬年的歲月磨礪後,他不認為這些東西還能保持正常狀態。
比如秦子明背後那張台子上,並列成排的三根水晶柱,它們原先的長短尺寸並不一樣,但現在卻整齊劃一地從中間斷開,三根水晶柱上半截斷掉的部分不知所蹤。
“重要東西沒有發現。但是,你看看這個。”秦子明看著互助會會長,攤開的手掌裏有個指甲大小的玩意兒,那東西看上去像是一顆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