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命令下達,基地組立刻分出四個兩人小隊,分別跨上剛剛組裝完畢的足肢摩托,向著不同方向絕塵而去。早在吳剛號飛船環繞月球軌道盤旋減速時,基地組成員就已在留心澄海附近可供建造基地的合適位置。現在,派出去的小隊,僅僅是實地考察,最後確認一番。
互助會的各種足肢載具,天然適合任何類型的固態星球表麵行動。隻要有一丁點兒重力,哪怕再高的環形山,再深的溝壑,都不是問題。而且,從能量消耗的角度來說,足肢載具在低重力的月球表麵移動,所消耗的能量遠比在地球運動時要少得多。
“那麼,我們也差不多該動身了吧?”安秉臣說著話,看了一眼地平線上的地球。
亞洲所在的那部分已經轉到了太陽照耀不到的陰影中,他能清楚看到陽光造成的晝夜交割線,正好貫穿於歐洲大陸上。
那條線掠過的地方,人們將在太陽西下的餘暉中迎來黑夜。
“探險組,集合。”何昌發用不大的聲音說道。
穿著深藍色防護服的保衛局成員,和穿著灰色防護服的技術人員,立刻從各自或站或臥的地方蹦了出來。半分鍾之內,包括安秉臣在內的十六個人,分列兩隊站在何昌發麵前。因為那搗蛋的月球重力,他們的隊列無法像在地球上那樣整齊,好在現在並不是講究軍容軍姿的時刻。
“出發!”何昌發揮了一下手臂,指著東北方向,歐多克蘇斯環形山所在的位置。
十七個人登上各自的特製版“走你”雙足步行器,告別了留守吳剛號飛船的基地組人員,正式踏上長達八公裏的探索之旅。
在他們出發的同時,何滿桂也放出四隻零號機體,覆蓋在隊伍的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為整個旅途提供警戒。隊伍的最後還有兩隻四號機體,它們馱運的是探險組所需的補給物資,以及一些必要的勘測設備。
“海參崴指揮部,這裏是登月隊探險組,我們開始出發前往觀測站遺址,預計……兩小時後到達。”安秉臣想了想,還是決定將移動的速度減慢一些。
在這個陌生的世界,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你們完全可以走得更慢一些,看看沿途風景。”漢特博士清晰的聲音從四元相位信道裏傳來,沒有絲毫雜音,仿佛他就坐在隔壁房間裏。
“這裏也沒什麼風景可言。”秦子明很快就看膩了那一成不變的荒涼景象。
跟在安秉臣後麵的是胡安·巴薩尼奧。為了得到這個登月名額,他可是費盡了渾身解數,灰山療養院的小個子最終獲得了成功,成為這支探險隊裏唯一的異能者,以及唯一一位非互助會成員。
“我不喜歡這裏,這裏……這裏像一座巨大的墓地……”胡安笨拙地操縱著自己的雙足步行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緊張的緣故,他的嘴裏毫無忌憚地冒出了不吉利的胡言亂語。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五萬多年的古董,你要說是墓地,倒也不算是錯。”安秉臣笑了笑,眺望著地平線遙遠處。從兩座環形山的夾縫中,他依稀能看到一座影影綽綽的丘狀小山。
這是一座高度不足二十米的小丘,在澄海周邊數萬平方公裏內,類似這樣的小山小丘不下萬座。
他們將要拜訪的這座小丘,蘊含著整個月球最大的秘密。
一個多小時之後,安秉臣等人抵達了小丘腳下。
“因為沒有大氣層,從天而降的隕石很多,當時我仔細推算,選擇了一處相對比較安全的位置。想不到,仍然還是有隕石落到這裏。”當安秉臣望著小丘附近的兩個近千米直徑的新鮮隕石坑時,他腦中的諾瓦忍不住發出歎息。
“時間太長了,有隕石落下的概率肯定會逐漸增加。沒有擊中觀測站頂部,已經是很幸運了。”安秉臣駕著雙足步行器,繞著小丘走了一圈。
何滿桂控製的四隻零號機體已經向四周散開,開始對觀測站地下部位進行透視掃描。
從步行器上下來之後,安秉臣伸出手在小丘外層搓了一下,灰色的覆蓋塵土無聲地落下,露出裏麵堅固的玄武岩。那應該是在月球地質運動中,從月幔經年累月滲到月海底部的產物,想不到諾瓦居然直接就地取材,用玄武岩建造了整座觀測站。
“找到了,門在這裏!”一位保衛局成員在通信頻道裏喊道。
拂去小丘外層積累了數萬年的塵埃後,他在玄武岩外壁上找到了一條渾圓型的石縫,那條石縫構成的圓環直徑大約三米,絕對是某種通道門的開口。
“諾瓦,怎麼打開?”這種問題,當然隻有觀測站的舊主人才知道答案。
“把手放在石縫中央的岩壁上,畫一個三角形圖案。門後麵有四元相位掃描模塊,可以準確感應到你的動作。”
“多大都可以嗎?”
“都可以,隻要是三角形就行。”
按照諾瓦的吩咐,安秉臣走上前去,伸出手套頂在那石壁上,小心翼翼地勾勒出一個看不見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