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章 搏殺(上)(1 / 2)

509章 搏殺(上)

509章 搏殺(上)

淶源位於太行、燕山、恒山三山交彙處,此地多山,奇峰林立,溝穀縱橫。除縣城所在的小盆地略顯平坦外,周邊海拔千米以上的險峰層疊錯落,有如迷離之陣。淶源縣城原有人口二十多萬,戰爭爆發後悉數南逃,城中僅剩萬餘老弱婦孺。

下午十六時四十三分,樊茂才所部順利抵達淶源南麵的白石山。在跨越太行山的急行軍中,第113佰有兩台走你雙足步行器出現機械故障,樊茂才不得不留下一個什的兵力看守這兩台喪失行動能力的機體,這樣一來他手上的部隊隻剩九個什。

阿巴坎別動隊那邊的移動路線出現了少許變化,不知是否因為擔心行蹤暴露的緣故,對方從廣靈過來時沒走公路,居然走的是廢棄鐵路旁邊的一條便道。通過零號機體對敵軍行動蹤跡了如指掌的樊茂才馬上明白,謝爾蓋中校可能打算從鐵路靠近淶源後轉入G108國道,從而南下進入華北平原。這條路雖然不好走,但路程最短,又能繞開周邊縣城村鎮,達到避人耳目隱秘行軍的目的。

樊茂才掃視著全息地圖,目光最後落在鐵路和G108國道之間的那一溜布滿豁口的山脊。帶著五輛履帶式激光坦克行軍可不是一件輕鬆事,如果不想大張旗鼓進駐淶源縣城,那麼阿巴坎別動隊肯定隻能從北道溝和祁家村一線轉入G108國道,那是他們唯一可選擇的路徑。

他很快拿定了主意,就在北道溝把這撥人截下來!

從海參崴方向過來的另一架精衛飛行器給樊茂才帶來了更大信心,這架剛完成改裝的精衛不僅是第一架內置聚變反應堆的飛行載具,同時也是首架搭載大功率複眼雷達的空中預警平台。

在機組人員和電離子引擎能正常運作的前提下,女媧反應堆提供的核動力可以讓這架飛行器保持無限時長的空中巡航工作狀態。在二十萬米平流層高度上,飛行器上搭載的新型大功率複眼雷達能夠監控整個亞洲以至於太平洋西部地區的所有空域活動,由軍工組重新調整的邏輯過濾算法使這種新雷達甚至可以辨識地麵移動人群或車輛,分辨精度破天荒達到毫米級別。

在四元相位掃描技術還無法延伸到三千米範圍之外的情況下,這種傳統電磁掃描技術多少可以彌補互助會目前在遠程偵測手段上的缺位。

唯一遺憾的是,當這架空中預警平台開機工作時,對周邊數千公裏範圍內的所有電磁探測設備來說,它就像一輪散發出明亮熾熱光線的太陽,想不引起關注都不行。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工程部軍工組的設計者們明文禁止這架精衛預警平台在十萬米高度以下空域活動。

樊茂才完全不清楚這些技術上的彎彎道道,他隻知道頭上這架空中預警平台可以保證方圓萬裏之內不會出現任何可能威脅第113佰的敵方飛行器。如果真有不長眼的敵方戰機或運輸機出現的話,那架空中預警平台上搭載的一門誇父II激光武器係統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為此工程部裏有不少喜歡刨根問底的閑人發出過質疑,這到底是一架空中預警平台,還是一座飛行激光炮台呢?沒有人出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架同時搭載了可控聚變反應堆、遠程複眼雷達和激光武器係統的精衛飛行器最終被命名為“天眼”空中預警平台。但是很顯然,這東西並不僅僅是一隻可以窺探遠方的神眼。

十八時五十分,準備完畢的第113佰從白石山出發,九十六騎以超過八十公裏的時速朝著西北方向的北道溝疾馳而去。

在接近G108國道時,前麵遙遠的地方傳來了炒豆般的射擊和爆炸聲。所有人的精神立刻振奮起來,那應該是擔任前鋒的兩支機動騎兵戰術小隊和敵人交上了火,機動騎兵的任務是收拾那五輛激光坦克,將步兵隊伍可能麵臨的威脅降到最低。

“加速前進!展開戰術隊形!”樊茂才在內部通訊頻道裏大聲道。

機動騎兵的偷襲無論效果如何,都會讓阿巴坎別動隊明白自己的行蹤完全暴露。如果第113佰不能盡快趕到戰場圍住四散潰逃的敵步兵,那他們將不得不用更多時間去漫山遍野搜索那些漏網之魚。

聽到命令後,奔行在溝穀中的雙足步行器紛紛發出低沉嘶鳴聲,大家都將輸出功率推到了可能會對引擎造成傷害的最大檔。九十六騎分成三撥人馬,宛如三隊散開的飛雁,向著不足十公裏外的戰場加速狂奔!

黃昏時分,從兩側山梁上奔湧而下的那些長著反曲足肢的菱形黑影確實把阿巴坎別動隊給嚇懵了,雖然謝爾蓋中校一再告誡敵人可能會從任何方向出現,但聽長官嘴上反複念叨是一回事,真的看到敵人從天降那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