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章 搜剿(上)(2 / 2)

而今天,他們又發現了這座同樣遭到屠滅的小村子。

“走一路,殺一路,這好像不是他們從前的路數吧?”晏什長抬起自己的豬頭盔,望向樊茂才這邊。

樊茂才點了點頭,緩緩道:“用幾十個人引開我們,這筆買賣是很劃算。”

在互助會裏開了眼界,又真刀實槍打了這麼多場仗,他早已不再是奉天城裏那個跟在獨眼楊三屁股後麵的小混混。

生與死的考驗,沉重的責任,可以使一個人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成長。

有的人在這些嚴峻的考驗中被無情淘汰,也有的人僥幸活了下來。樊茂才就屬於後一種。他知道而且也充分見識過敵人的殘酷和詭詐,為了生存和勝利,他不得不以同樣的殘酷和詭詐去應對自己的敵人。

萬幸的是,和互助會武裝部隊中的大多數軍官一樣,他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彌補自己在智商和經驗上的不足。每次當他清醒認識到自己和對手的差距時,他總會為自己當初的選擇而慶幸不已,同時毫不猶豫地向敵人和對手學習,學習他們所有的謀略和伎倆,並將這些寶貴經驗應用到下一場戰鬥。

他指揮的第113佰,共有十個什編製的步兵,三名技術軍士,兩名掛職實習的樞密院參謀,包括他在內一共一百零六人,一百零六台走你單兵雙足步行器,外加八十九台八號機體和十五台四號機體,以及一台零號機體。

他必須為這些活鮮鮮的手下,為這些屬於互助會的軍用資產承擔全部責任。

如果他有一絲懈怠,並因此引發災難性後果的話,他將失去自己的一切,從榮譽到生命。對於無能和失職的戰鬥單位指揮官,樞密院從來沒有姑息容忍一說。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絕對不是隨便說說的場麵話。

“法律當然可以修改,但絕對不能有例外。無論軍法還是民法,當法律的威嚴變成和放屁差不多的效果時,整個生存秩序就已經崩壞了。最終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受害者,無人可以幸免。”海參崴戰役指揮使、機動騎兵指揮官辛旭的這段話給樊茂才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們想要引開我們的注意力,為的是掩護帶有激光坦克的主力部隊。”樊茂才繼續道:“如此大張旗鼓地行動,這同時也是一種預示信號,他們可能要采取某種行動了。”

“要不,把隊伍撒開,拉大距離來搜搜?”晏什長問。

一百多人,分成十個組,每組控製十公裏左右寬度,那就能拉出一道上百公裏的搜索線。至於山川和河流等傳統意義上的障礙,對裝備了雙足步行器的步兵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樊茂才思忖半天,搖了搖頭:“我們人少,不能分兵。”

露軍阿克巴別動隊的人數是第113佰的三到五倍,但樊茂才仍然有足夠信心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解決這股敵人。可是,如果再把部隊分散成什級規模,勝負就很難說了。這些從人民軍漢奸部隊裏挑出來的別動隊員都是戰鬥經驗豐富的精銳,他們的家屬都早已被轉運到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接受格魯烏監護,可以說全無後顧之憂。何況,這些敵人還帶著五輛激光坦克,那可是專克互助會足肢戰車的利器。

樊茂才不願承擔貿然分兵可能導致的損失風險。如果按照晏什長的建議,分散隊伍後僅靠步兵肉眼搜索敵人,在這廣袤開闊的北境荒原中同樣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樊茂才看了一下時間,距離下次補給投放還有十九個小時:“我要向樞密院參謀部彙報一下,希望他們能有更好的辦法。”

他已經可以斷定,這兩起針對平民的屠殺都是阿巴坎別動隊的障眼法,但他無法判斷這障眼法要掩護的敵人主力到底會在哪裏。

危險正在逼近,他既不願貿然分兵增加部隊可能承擔的風險,也不願錯過這個找到敵人主力的機會。

樊茂才認同那位技術軍士的看法,阿巴坎別動隊的目標十有八九是十裏鋪。

但是,從內蒙與河北邊界前往十裏鋪的路徑至少有十六條,即使抽調一個整仟來,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所有道路的搜查。而且,這裏麵還沒有考慮敵人繞開大路不走,專走小道捷徑的特殊情況。

那位謝爾蓋中校,據說也是個詭計多端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