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章 費城(1 / 3)

491章 費城

491章 費城

聯合國總部的大院裏,三輛全封閉式黑色玻璃的豪華大巴緩緩駛入。這是姬少飛安排從全美捷運公司租來的交通工具,安秉臣與沈莉等人將乘坐它們前往費城出席亞當斯工業年會。雖然每輛大巴車可以容納四十人,但實際上每車隻會坐五六個人,至於安秉臣本人坐哪一輛車,臨上車之前由他自己隨機決定。

“胡安,你在阿拉斯加待了多久?”安秉臣看著那三輛大巴車堵住了聯合國本來就不大的前院,漫不經心地問。

“十年了。”

“墨西哥,很熱,阿拉斯加,很冷,你習慣嗎?”胡安來自墨西哥的蒙特雷,十年前,他的大部分親人都在一場當地毒梟與軍警的武裝衝突中喪命。一個生長在熱帶地區的人,突然要到寒帶地區去生活,這當中肯定有種種的不適。

“我喜歡冷的地方。”胡安淡淡地回答。

“你的能力來自核爆輻射嗎?”

“不,上帝通過我的母親賜予了我獨特天賦。”這個理由也許能解釋異能者胡安為什麼擁有正常人的外表。

然而,信息部的背景調查表明,胡安的母親在孕期曾偷渡到新墨西哥州的私家農場裏打過黑工,那處農場距離美國國家核物理實驗基地的起爆場不足兩百公裏。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意外,沒有任何資料記載,沒有任何人知道。

“你跟阿方索教授,是怎麼認識的?”

安秉臣的詢問卻讓胡安咧開嘴笑了起來。

“當我殺進武裝毒販們的巢穴時,他正好也被關在地牢裏,相當狼狽。”

“阿方索教授?被毒販囚禁?”安秉臣瞪大了眼睛。在他的心目中,白發齊肩的阿方索教授幾近妖人,就算不能呼風喚雨,至少也可以撒豆成兵。

這樣一位眾多異能者的領袖,居然會被幾個草寇毒販抓住?這麼說,阿方索教授並不是異能者?或者,他的能力並不是戰鬥類的?

“那麼,胡安,你完成了自己的複仇嗎?”

胡安搖搖頭:“我隻殺了六個人,還受了傷,他們人實在太多,我無法同時控製所有指著我的槍口。教授扶著我,我們一同逃進了叢林才擺脫追兵。本來我以為是我救了他一命,但實際上,是他拯救了我。他給了我一個機會,永遠離開那片土地,和我的同類在一起。”

安秉臣沒有再說話。從胡安的隻言片語中,他猜到這位小個子墨西哥人肯定有一段充滿了殺戮和複仇的故事。能夠讓金屬變形讓槍械啞火的胡安,要挑戰那幫武裝毒販也仍然需要極大勇氣,這些家夥即便赤手空拳也照樣是可怕的噬人野獸,因為他們早已喪失了所有的人性。

姬少飛從安理會大廈那邊小跑過來:“聯合國軍在利物浦抓住的那個自由不列顛總司令,哈立德,英國政府想要這個人。”

安秉臣搖搖頭:“哈立德這個人要留著,不能交給英國政府。他在沙隆巴斯家族的關係網絡中也算個中層人士,通過他可以挖出更多人。馬上讓信息部派人去英國,對他實施切除審訊,無論如何也要把情報從他腦子裏擠出來,那些情報以後對我們肯定有用。”

切除審訊,是指將受審者頭顱從身體切斷,通過冷凍方式攜帶到適合審訊的工程部技術室,由生命維持輔助設施向大腦持續提供氧氣和模擬血液的營養液,再以埃米級電極插入腦葉中,由智庫掃描讀取存儲在受審者神經元內的各種信息數據。除了需要切除受審者的頭顱,這種拷問方式沒有太多暴力成份,也不需要受審者的配合,唯一的缺點是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數據分析判讀。

切除審訊是信息部與工程部合作的最新技術成果,最適合用來對付那些極度危險但又掌握著至關重要信息的敵人。經過頭顱切除之後的受術者,隻要不關閉生命維持設施,基本可以永生不死,但卻注定無法擁有自由行動能力,更不要提什麼越獄逃跑或繼續作惡。執事團一直在考慮用這種方式來取代對內部重罪者的死刑懲戒,但在全員公議大會上還無法獲得多數票通過。

姬少飛應了一聲,向腕式終端那頭的辛旭轉達了安秉臣的命令。

老民兵們集結完畢後,工程部部長沈莉帶著工程部通訊組的秦子明也到了。

眼見人已到齊,安秉臣登上第一輛大巴車,看看時間後下令立刻出發。

當最後一輛大巴車緩緩駛出大院,他才看到前來送行的衛英、閻習文、裴參讚、仇秘書等人剛剛走出新安理會大廈,這些人看著提前出發的三輛大巴車目瞪口呆。安秉臣笑了一下,沒有理會他們臉上的驚詫,他相信,留在聯合國總部坐鎮的姬少飛會向他們解釋的。

從紐約到費城隻有兩小時不到的車程,同車的老民兵們靜靜坐在座椅上,沒有絲毫煩躁不安的表情。

安秉臣換上了自己唯一的那套舊休閑西裝,他平時習慣了穿冬暖夏涼的戰術防護服,但今天這種場合顯然不適合戎裝出席。

早春的北美依然有雪,高速公路兩側的樹林掛滿了冰錐。

大巴車裏開著溫暖的空調,還有懸頂的液晶電視。沈莉的精神不太好,看來昨晚又熬夜工作了,需要全麵重新調整的登月計劃耗費了她太多時間。這位工程部部長跟安秉臣匆匆打了個招呼,隨後披著一床毛毯蜷到最後排座位上去補瞌睡。

電視上正播送一則快訊新聞,有人在弗羅裏達州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藤蔓植物,這東西無法以人類目前所掌握的各種工具割斷或摧毀,甚至不懼強酸強堿或高溫低溫。聯邦政府的專家們還發現,當靠近核能設施附近時,這種植物會以超過原先百倍的速度瘋狂生長。一位世界聞名的意大利植物學家指出,此前在莫斯科附近也出現過類似的奇特植物,那裏的一座小鎮以及周邊數百平方公裏已淪為巨型藤蔓的叢林世界。

“這應該不是我們幹的吧?”秦子明驚愕地看著畫麵上那熟悉的灰色藤蔓。作為互助會的正式會員,他當然知道這東西的淵源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