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發電融彈打得刁鑽一些,它的落點正好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的左舷外,黑色的炮彈貼著船舷護欄飛速滑落,正好砸在吃水線上麵一點的船壁上,立刻在船體外殼上燒蝕出一個巨大窟窿。蜂擁而入的海水翻著浪花迅速吞噬了這艘驅逐艦的前半截船身,甲板上露軍水兵的哀嚎被岸上傳來的激烈槍炮聲掩蓋。
三艘泊位上的核潛艇挨了十餘發二十毫米口徑電磁炮的轟擊,滿身一米直徑的大洞直接宣告了它們從戰爭舞台上退場的悲涼結局。為了不引發核反應堆泄露危及城區,三號機體的攻擊點都選在這三艘潛艇前端和艦橋部位。然而,由於電磁炮攻擊的洞穿效應超出了預期效果,這三艘潛艇飽受貫穿重創後相繼沉沒。林子風座機發射的二十毫米電磁炮頻頻擊中一艘海上船塢平台,將這艘近萬噸的後勤船直接鑿沉在港灣中。
軍艦上反應過來的水兵們用防空機槍、艦炮和集束火箭發射器向岸上開火還擊,可惜他們的對手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短短兩分鍾內,祖洛托尼羅格灣內劈裏啪啦落下了上百枚電融彈,二十三艘露軍驅逐艦、護衛艦和登陸艦在藍色的炙熱光球中變成了一具具目不忍睹的金屬殘骸。
當閃擊軍港的足肢戰車群開始朝露軍城內部隊發動進攻時,搶奪通向魯斯基島跨海大橋的戰鬥卻正處於白熱化階段。
金角灣北岸的岸基炮塔無法威脅到從天而降殺入市區的足肢戰車,但當露軍炮兵們發現海灣南岸也出現了大量足肢戰車時,他們立刻開始用大口徑岸炮轟擊那些如同跳蚤一樣四下亂躥的怪物。
駐守在魯斯基島上施裏諾地區的露軍戰略火箭炮兵也加入了這場轟擊,從那裏趕來的十多輛激光坦克在跨海大橋附近與足肢戰車集群展開了長達七分鍾的激戰,因為地形開闊的緣故,機動騎兵雖然全殲對手但也承受了較大損失。兩台三號機體、五台二號機體被毀,一名機動騎兵陣亡。
林子風見勢不妙立刻讓攻橋部隊放棄原先目標,轉頭向施裏諾發動猛攻。經過近半小時激戰後,露軍戰略火箭炮兵一個整師從人到炮全軍覆滅。盡管金角灣北岸的岸防炮一直在不時發出轟鳴,但海參崴連接魯斯基島的跨海大橋已經落入互助會掌控。
隨著夜幕的降臨,整座城市在燃燒,到處是爆炸的火光,直衝雲霄的煙霧,以及自動武器的短促掃射聲。
西側海麵上很快又亮起無數的藍色光點,那是從鏡泊鄉飛來的精衛飛行器群。
這些巨大飛行器接二連三降落在魯斯基島上,打開的艙門中迅速湧出頸戴合金環的四千餘名主體國鬼奴軍,以及揮舞著自動步槍和榴彈發射器的數百台八號機體,他們組成的混編部隊如同潮水般湧過跨海大橋,進入海參崴市區,逐街逐巷清剿縮守在建築物中的露軍步兵。
當初在延邊接受短期強化培訓的主體國降軍共有三萬六千人,最終存活下來並編入鬼奴軍序列的僅有三萬四千人。這麼高的存活率,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萬世聖主金恒星在信息部授意下發表的一係列鼓舞人心的公開講話。
金恒星宣布主體國將在與互助會的友誼合作中獲得新生,主體國依然走在富饒強盛的金光大道上,不僅發展速度沒有絲毫減慢,甚至比以前還快了五倍。這種大好形勢下,全體國民理當萬眾一心,為了全民族的福祉,為了主體國的光明前景而戰鬥。
金恒星的講話起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效果,原本士氣低迷消極對抗的主體國降兵中立刻爆發出巨大的熱情。在軍官們以身作則的帶領下,各連營團建製官兵紛紛發起了“我愛祖國,上環光榮”以及“做忠臣孝子,為聖主捐軀”的宣誓活動。
在延邊受訓的鬼奴軍每天隻吃兩餐,幹稀各一,但卻要完成每日五百個俯臥撐、一百個引體向上,以及早晚兩次五千米負重急行軍的高強度訓練。被淘汰的士兵中,有將近一半是死在營養不良的高強度軍事訓練中。這些人臨死的時候,通常會用鮮語喊著意義不明的口號,並將自己瘦骨嶙峋的手臂伸向天空,仿佛在向某位看不見的神祗發出最後呼籲。
負責訓練的鬼奴軍教導隊中,有不少凶狠無情的教官都被這種異常慘烈的景象深深震撼,每當談起在延邊的那些日子,他們總會反複歎息著搖頭:“……多好的兵啊。”
精衛飛行器接連三波投送在魯斯基島上空降了一萬兩千名鬼奴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通過跨海大橋進入海參崴市區,這些身穿黑色製服的士兵在八號機體的配合下相繼攻占了金角灣北岸炮台陣地、迪納摩體育場、市政廳大樓等露軍重點駐防地區。席卷全城的殘酷巷戰最終持續到十月七日,在消滅各處暗堡和地下掩體的激戰中,鬼奴軍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事實證明,在擁有充足彈藥的前提下,鬼奴軍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並不比裝備了戰術防護服和電磁步槍的互助會步兵遜色。
消滅魯斯基島和海參崴市區內的敵方重火力點後,林子風統領的機動騎兵突擊隊追逐向北逃竄的露軍殘部一直衝殺到城外東側沿海的四五八號高地。這座高地可以控製半島西側的公路,並能遠眺北麵奧克安斯卡婭鎮和沙莫臘的露軍活動,辛旭迅速從城內尚在激戰的鬼奴軍部隊中抽調了兩個營緊急趕往城北接管四五八高地。
從雙城子方向聞訊趕來的二十架露軍戰鬥轟炸機在奧克安斯卡婭鎮附近遭到機動騎兵突擊隊攔截,試圖以低空飛行突防的機群被自動分配目標的火控係統牢牢鎖死,剛靠近四五八號高地即遭到劈頭蓋臉的大口徑電磁炮轟擊,二十架戰機全部擊落,機上飛行員僅有一人成功跳傘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