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章 武庫(2 / 3)

“恐怕他們以後都不敢再把孩子交給我了。”潘紫煙笑道。

田建明看著她,緩緩道:“那是他們理當擁有的選擇權力,由他們自己決定。但是,我,還有安會長,以及執事團都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你,支持公共學校。”

“那就讓他們進來吧,讓人在走廊上等著,我這得有多大的架子啊?”潘紫煙道。

老趙打開了門,輕聲說了幾句,門口立刻響起腳步聲,十多個在走廊上等候依舊的人擠了進來。這些為人父母者臉上分別流露出關切、好奇以及感激的神色,他們手裏各種充滿了質樸氣息的禮物。他們的問候和微笑,讓這間灰色格調的冰冷病房裏洋溢著一股溫暖的氣息。

田建明走出人滿為患的病房,向著下一層信息部指揮中心緩緩踱去。

根據擒獲的俘虜供認,這支潛入內蒙地區流竄作案的華裔別動隊指揮官是一個叫謝爾蓋的露軍中校。

謝爾蓋中校,久違的名字,這位老朋友升官了,看來混得挺不錯。

田建明在自己那張藤椅上坐了下來,每當需要徹夜值班的時候,他通常會在這張寬大鬆軟的椅子上入睡。

全息基台上,安秉臣、林子雲以及沈莉的三維頭像正在討論,看到田建明來了,分別在萬裏之外不同地方的三個人都停止了交談。

“這次危機損失不重,我們陣亡了一名飛行員,一名十裏鋪民兵,受傷人員的傷勢都不算嚴重。”田建明說著,同時瞥了一眼旁邊控製台上的呼叫申請計數器,就在他出去的這一個小時內,已經堆積了二十多條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務。“我們的對手死亡二十一人,受傷以及被俘十人,都是名為阿巴坎別動隊中的精銳戰士。根據俘虜的口供,我們可以確認,謝爾蓋中校組建了一支華裔人員構成的特別行動隊,這支部隊人數在五百人左右,有五輛門捷列夫激光坦克。他們是從外蒙那邊的沙漠中過來的,他們的人員訓練和武器裝備對我們有很大的針對性,我推測這幫人的目標極可能是十裏鋪。”

毛子屢次對十裏鋪的遠程核打擊都以失敗而告終,但誰也無法阻止他們另辟蹊徑發動致命攻擊。

“第二十機動騎兵戰術小隊搜索了墜落點附近一百公裏半徑的地區,沒有發現任何敵人蹤跡。後期趕到的影武士部隊接管了搜索任務,四支搜索隊徹夜不停搜尋,但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那支露軍別動隊。他們帶有履帶車輛,不可能向南跨越祁連山脈,向西向東都有可能。隨著時間流逝,找到他們的希望越來越小。”

林子雲手指在空中撥動,變魔法一般扯出一張河西走廊地區的地圖,四支搜索隊以三千米為半徑畫出的紅色搜尋軌跡在巨大地圖上顯得相當纖細。“最近幾天,這一地區的天氣狀況也在惡化,大量雲層和沙塵暴阻擋了星網對地麵的光學搜索,他們也可能進入周圍山區隱匿。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他們。”

“十裏鋪周邊的巡邏戒備工作一定不能鬆懈,謹防露軍偷襲。”安秉臣知道,四元相位掃描的三千米工作半徑聽起來很牛,但在數千平方公裏的廣袤地理環境下遠遠不夠看,更何況有時候敵人完全可能與搜索隊擦肩而過,甚至陰差陽錯溜入搜索過的區域藏匿。

露軍搞了這支鬼鬼祟祟的別動隊,肯定不是為了偷襲河西走廊的國防軍各部或破壞交通補給線什麼的。全華裔漢奸組成的人員編製,針對卡魯的網捕器,甚至還有專克足肢戰車的激光坦克。一切都表明,阿巴坎別動隊的目標多半是十裏鋪,互助會的發源地。

“這次伏擊事件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我們的精衛飛行器在起飛和降落階段相當脆弱,在主體國入侵戰爭中曾有一台飛行器被敵軍坦克主炮大角度仰射擊傷。總的來說,精衛並不適合執行戰場任務,尤其在敵方火力密集以及未知區域,都可能存在被伏擊的風險。我們的飛行員現在隻有三十人不到,每損失一個人都會給整個航空組飛行隊的工作帶來沉重打擊。機動騎兵軍事學院的空訓班還需要兩個月才能輸送新的飛行員,這些畢業生出來以後又還得經曆三周實習期才能單獨執行空勤任務。基於以上情況,我建議執事團重新修訂精衛飛行器的任務規程,盡可能降低航空組的損失概率。”

工程部部長沈莉對這次損失的精衛飛行器以及飛行員比田建明還要深感痛心,所有的精衛飛行器和飛行員名義上都隸屬於工程部航空組,也都是她管轄下的裝備和人員。

隨著互助會活動空間的迅速膨脹,能夠以最高三倍音速遠程運送人員物資的精衛越來越感覺不夠用,可飛行器生產的速度卻遠遠跟不上,正在培訓中的新飛行員無論如何也需要至少三個月才能正式上崗。巨大需求缺口和心有餘而力不足供應之間的壓力,讓她這個當部長的頭痛不已。

“卡魯們呢?”安秉臣問了一句。大蘇醒之後,互助會獲得了總共一萬兩千多台卡魯,如此之多機械精靈構成的工程大軍完全可以超過整個地球所有工業國家的製造力量總和。

“盤古基地已進入緊張的中期施工階段,試航返港的昆侖號潛水艦也在做最後的內部工程,光這兩件大事就要動用上萬隻卡魯。我們的登月計劃初期階段籌備也需要至少上千隻卡魯,加上盤古基地、寧蕪鐵礦、主體國新開辟的茂山鐵礦等地的采掘工作,以及各種生產線和本地機體的維護保養……實話實說,我現在手上一隻閑著的卡魯都沒有。”沈莉皺著眉頭說出了自己家大業大煩惱大同樣的苦衷。

“這次伏擊事件也證明,我們在應對突發事件方麵還是有機製性的缺陷。”沈莉說著話,看了一眼林子雲。

“如果不是有那支民兵醫療隊,公共學校的師生們很可能撐不到最後,從戰場簡報來看,山頂上的兩支長弓電磁步槍幾乎打光了所有子彈。事發當時,最近的機動騎兵部隊尚在千裏之外,五個小時的奔波根本無法保證及時有效的支援。以後如果再次出現類似情況,如果需要施救距離更遠,或有海洋河川隔絕,我們該如何是好?總不能每次都指望從十裏鋪派出增援部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