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章 認知
407章 認知
正午的太陽將整個大地炙烤得滾熱發燙,樊茂才光著個膀子,手裏握緊了鋤頭,笨拙地清理著麥田裏的雜草。
這是田間最低級的活路,但因為不熟練的緣故,他做得並不輕鬆。鋤頭的邊緣不時掛到麥苗,隻一會兒功夫就砸傷了十幾株。路過的農耕組組長為人脾氣不怎麼好,才看了一眼就跳起來:“樊茂才,你這是想搞破壞還是建設?!”
“瘦猴沒經驗,導師又走了。”旁邊田裏同樣在忙活的權學斌幫他搭腔。別看這科學院士出身的禿頂老頭年紀大,但擺弄這些細致活路卻一點不含糊,自從逃出奉天城帶著一幫技術人員投奔互助會後,他也自願加入了墾荒隊,田間地頭的活路幹得有聲有色,一點不比他在核物理實驗室裏的表現遜色。
樊茂才的農耕導師原本是楊三媳婦。但幾天前,楊三的兒子突發急性闌尾炎,疼得在地上滾來滾去,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亂滴。迅速趕來的精衛飛行器接走了昏迷的小孩送往江口碼頭的互助會醫院救治,當媽的也哭哭啼啼一道登機跟去照顧。
小孩的闌尾手術進行得很順利,但康複檢查時,醫生提議這孩子應該送到學校裏去讀書。楊三媳婦在醫生的指引下向民政部提出了申請,五分鍾不到,那孩子獲準入讀十裏鋪小學,他的母親也被民政部轉調到十裏鋪農耕組,母子兩人甚至在地下基地分到一間帶廁所的宿舍。
盡管突然失去了導師,但樊茂才卻很高興,同時也充滿了驚訝。
楊三媳婦在這裏地位並不高,用互助會的時髦話來說她隻是一介“自由平民”,這樣的人在奉天附近的墾荒隊裏用左腳都能輕鬆撈出上萬個,但她和她的孩子卻能享受到戰前惟有權貴富豪才能享受的醫療待遇,不僅孩子在醫院的治療全免費,就連運送他們母子去魔都的那種碟狀飛行物的緊急出航也不收取任何費用。
這些匪夷所思的怪事,讓樊茂才感到了從未有過的震撼。
樊茂才從沒聽說過,有哪朝哪代會為底層百姓提供如此體貼入微的服務,和他一同勞作的老學究權學斌算是見多識廣,但這位國立科學院的前院士同樣也被這件事驚得目瞪口呆。
“這是不是有點浪費社會資源啊?”老權猶豫著冒了一句,立刻被旁邊路過的農耕組組長罵得狗血淋頭。
“浪費?行,下次你他媽快死的時候,我幫你轉告民政部,沒必要為你這種貨色浪費社會資源,好不好?!東西有價,人命無價,雪中送炭那能叫浪費嗎?”年輕組長說話味道很衝,很少會給人麵子。他因為要監管上百人,早已對漫長說服失去了耐心,工作作風一貫簡單粗暴。“咱們會長說過,中國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中國人雖多,也沒有一個百姓是多餘的。隻要是互助會庇護下的自由平民,他們就有權享受互助會所提供的一切福利,除非他們自願選擇脫離互助會的庇護。”
權學斌挨了這頓罵卻不敢吭聲,他還滿心指望著在自己有生之年加入互助會成為正式會員呢。
已經在安定軍中混出點經驗的樊茂才習慣性地保持了緘默,他在心裏認為這應該是一次作秀工程。
但是,第二天早上湊巧又有個女孩在射擊訓練場出事,一發流彈貫穿了她的肩胛骨後從腋下穿出,被打穿的動脈流血不止。教導隊的人迅速捆紮住動脈血管,二十分鍾後,又有一架精衛飛行器趕來接走了這個倒黴的姑娘。
直到這時,樊茂才終於相信了這種不計成本的行為對互助會來說根本就是一種司空見慣的常例。
雖然那些教導員們身上的藍色製服還是那麼難看,雖然豔陽高照下的田間農活還是那麼艱難,但樊茂才的勞動積極性卻完全不一樣了。他開始更加主動地投入到軍事訓練和農耕勞作中,自覺自願地按照互助會小冊子上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
因為,這樣的生活讓他有安全感。
從旁邊那些同伴的類似表現來看,他們應該和他有同樣的想法。
很快,樊茂才又有了新的疑惑。
從與身邊權威人士的閑聊中,他大致了解到這個叫互助會的神秘組織擁有許多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這樣,他就有點不明白了,既然可以用機器人戰鬥、運輸、偵察,為什麼不直接用機器人來種地?那該多省事多高端大氣上檔次啊?
“勞動是健康人性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脫離勞動隻會導致墮落和愚昧,滋生出何不食肉糜之類的奇葩寄生蟲。好逸惡勞剝削同類者最終墮落為分餅人,徹底依附於機器則意味著整個人類的全員墮落。我們需要使用工具,但我們不能過份依賴工具。所有的武裝者都必須在勞動中見證自身,這是成為互助會正式成員的必經之路。”說這番話的人叫萬誌旭,這位機電工程師比樊茂才早來半個月。這位駕駛自製旋翼機逃出奉天的技術癡男也一心想加入互助會,他對互助會的了解程度遠遠超過那位三句話不對頭就張嘴罵人的耕作組組長。
被安排到萬誌旭的耕作組後,樊茂才很快從這位工程師那裏打聽到更多有關互助會的事情。一有機會,他就向萬誌旭請教自己心中的各種疑問,萬誌旭這人既不擺架子也不耍花槍,基本上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