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章 義務(2 / 2)

因為放棄了對集體的義務,所以平民沒有資格參加公議大會,這也是他們選擇更多個人自由必須付出的代價。

除此之外,平民享受的待遇和正式會員完全相同。

在互助會,沒有靠剝削他人為生的食利階層,但每個人都可以獲得衣食無憂的保障。願意做個平民自食其力,還是去從軍當兵,或是到工程部去發揮專長,全在自己一念之間。

目送老趙校長帶著一幫孩子登機升空離去後,安秉臣發了老半天愣。

他喜歡看精衛飛行器離地遠去的場麵,但幾次試駕這種飛行器的體驗卻令他大失所望,不是因為太難太複雜,而是太簡單,比足肢車更簡單,甚至簡單到枯燥乏味。

因為電離子引擎的怪異特性,精衛飛行器總要避免大角度急轉之類的機動動作,航線確定之後駕馭者要做的就是保持直線加速的穩定性,然後耐心等待抵達最終目的地。除非前方航線上有突發情況,否則很少會中途改道。如果突然來幾個上下翻飛俯衝的華麗動作,飛行速度會瞬間驟然降低,如果要恢複到原先的速度,必須得花費額外時間重新進行直線加速。

這樣的飛行方式顯然隻適合那些性子穩重的人,但卻不會讓尋求刺激的冒險者感到欣喜。所以,盡管精衛飛行器在外形上能給人予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它位於中央頂部的雙人控製艙也明亮寬敞,但真正喜歡反複駕馭它的人卻始終不多。

望著飛行器消失的灰暗天空,安秉臣決定去崇明島那邊看看開荒墾田的情況。他不想驚動太多人,隻叫上何昌發,兩個人換了便衣,輕裝簡行,徑直向著難民安置營而去。

安置營門口的河岸邊有互助會民兵掌管的電動擺渡板船,二十分鍾來回一趟,主要為方便墾荒人員往來崇明島上,所以任人乘坐不收任何費用。

兩人還在船上就能看見從難民營應征而來的數千人正在農業部組員帶領下學著搶種早稻,這輪早稻種下七月份就能收,雖然考慮到田地肥力和種植者素質等問題,收獲量不容樂觀,但好歹總勝過顆粒無收坐吃山空。

在耕種者背後的荒灘高地上,井然有序排列著各種顏色和款式的帳篷,帳篷與帳篷之間挖有排汙溝,最外麵還有一道籬笆牆,互助會目前僅能為墾荒隊提供這樣的住宿條件。

看到會長與何昌發前來,認得兩人的農業部耕作組成員們並未爭先恐後上前迎接,僅僅遠遠點頭微笑致意,手裏的活路始終沒有停下。

一來,是因為這輪早稻的搶種已經有些晚了。如果清明前後下地,此刻差不多都該移栽了,懂地裏活的老把式隻恨不能爭分奪秒,哪裏還有功夫去扯什麼閑篇。

二來,互助會裏從上到下都知道,安秉臣最不喜熱鬧圍觀,無論下部隊還是看莊稼,隻要他不主動開口詢問,各人隻管做自己手頭的事最穩妥。放下活路笑臉相迎上去打傘抬轎問寒問暖的人,十個裏麵通常有十個都沒好果子吃,不是在公議大會上被指名道姓斥責,就是被要求加重工作份額。因為能這樣做的人,不是在偷懶,就是太清閑。

一來二去,大家漸漸發現逢迎的成本遠遠超過拍馬的收益。所以,本著趨利避害的本能,但凡手上有事的人見到這位會長都明智地選擇點頭致意,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偶爾有幾個不開眼的新人會主動上前尋求修理,然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淪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料。

安秉臣也不想耽誤這幫農忙中的勞動者,他遠遠看到正對一幫人訓話的紀友貴,抬起手來招了招,示意對方過來。

因為農業部部長徐魯生正在休假中,現在是老村長紀友貴代為主持農業部工作,這老頭剛帶了一撥人從十裏鋪過來援助魔都這邊的農耕工作。

“有什麼問題,還差什麼不?”安秉臣從來都是開門見山,沒什麼寒暄繞圈子的話。

“別的都沒什麼,可這地荒了這麼多年,又遇上這麼一幫生瓜蛋子,每畝能有五六百斤產量都不錯了。不過,如果能弄點化肥來就好了,至少可以把產量再往上提個七成。”紀友貴用煙袋搗了搗身後的田土,這些原本的沃土早已多年無人耕種,地力流失嚴重,島上幾個鎮政府都把這些與魔都隔江相望的河灘圈起來,準備建房子賺大錢。可惜,戰爭讓所有的美夢全部破滅。

安秉臣正想說點什麼,背後卻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