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章 昆侖
338章 昆侖
昆侖號潛水艦,總長度一千兩百四十五米,對角寬度六百五十米,滿載排水量九十八萬噸,艦體最厚的部位高度五十三米,上浮狀態下空載吃水深度四十五米。此艦采用無聲管湧式排水驅動模式,四台純電力引擎單台功率為九十萬馬力,水麵航速三十節,水下航速可達到四十二節。
這艘巨艦的外殼采用與三號機體相同的高強度合金製成,外敷仿生塗層可有效吸收聲納探測波。在菱形外殼內的四條側邊分別有大小不等的四段獨立艙室區,每段艙室可供兩千人起居生活。菱形艦體的中央部位卻是空心的,獨特的分體水密艙結構既能用於儲藏貨物,也可以放入海水增加艦體自重,當初設計時采用這樣的安排主要是為以後的功能擴展留下足夠空間。
昆侖號的動力係統在整個艦體中隻占很小一部分,艦上也沒有專門裝配攻擊性武器,但偵測通訊設備卻一樣不缺,主動式被動式拖網式聲納,複合波段紅外偵測掃描儀,四元相位通訊基台,兩座複眼式遠程預警雷達。與其說它是一艘船,不如說它是一座海上平台,一座城市。
一座城市不需要專門修建主炮之類的攻擊武器,僅艦上搭載的百餘台足肢戰車和十多架精衛電離子引擎飛行器已足夠應付任何威脅。
昆侖艦上真正占空間比例最大的是多層水栽作業場,每個獨立艙室區都有水栽作業場,那裏通常是全艦最明亮的地方,上下多達四十層的密集種植麵,幾乎每層都裝有大功率日射燈。
從理論上來說,這些艦載水栽作業場產出的糧食和蔬菜足夠養活五千人,但從農業部工作組的實際種植效果來看,僅能保證最多三千人的口糧。這意味著昆侖號雖然最多可容納八千人,但它的真正常住乘員數量必須保持在三千人之內,否則艦上儲糧耗盡後就會迎來一場悲劇。
農業部工作組曾建議將艦體中部的分體水密艙也改造成水栽作業場,但執事團最終否決了這個提議,因為這艘巨艦目前根本不需要搭載這麼多人,那麼糧食的問題也就不是那麼迫切。何況,在最初的設計方案中,中央船體部分將作為海上航天發射基台,哪裏能隨意改動。
在智庫的輔助下,重達九十八萬噸的昆侖號僅需七名船員就能啟動航行,這個數字遠遠小於照料管理水栽作業場所需的兩百三十人。但受限於尺寸和吃水深度的製約,這艘超級巨艦注定無法像普通船隻一樣泊港靠岸。全球各地雖然也有能容納它超大吃水深度的港口,但考慮到這是一艘未經國際海事聯登記注冊的“黑戶”船,沒有任何港口會接受它的靠泊申請。
當然,昆侖號從設計之初就沒打算過要靠泊港口,盤古基地的水下碼頭可以容納兩艘昆侖艦停泊,但那裏僅僅是巨艦維護保養的基地,大多數時候這艘巨艦仍然要在占地球表麵積百分之七十一的海洋水域內活動。
昆侖號的最大下潛深度為三千五百米,這個深度已完全脫離了大多數水下艦船的三百米黃金區域。大多數軍用潛艇的最大潛深甚至不會超過四百米,這個潛深其實也是昆侖號的自保手段之一。在必要情況下,它甚至可以長時間附著在平坦的海底一動不動,隻要艦上的電力供應和船員口糧不斷,它幾乎可以在海底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鸚鵡螺號有了,我們的尼摩船長呢?”安秉臣翻閱著一串串讓他眼花繚亂的數據,心潮澎湃之餘忍不住問道。
“工程部海事組的潘正平幹過遠洋捕撈船船長,他也是昆侖號的主要設計人員之一,對船上情況相當熟悉。我準備讓他來主管這艘巨艦,從工程部中招募的三十名誌願者也已經開始進行高強度模擬培訓。這船雖然尺寸驚人,但有智庫協助操控,問題應該不大,等完成模擬培訓,再出個兩三次海,他們很快就能成為熟手。”
“這樣的話,至少還要等小半年才能進入實用階段吧?”安秉臣想到那諾亞方舟般的壯觀景象,心中不禁有些躍躍欲試,乘坐這樣的一座水下城市不知道是什麼感覺。
“那當然,壓力水密測試結束後,內部電器管線和設施才會正式開始安裝。”沈莉的低頭看了一下全息界麵上的日程安排表:“四台電動引擎總功率達到三百六十萬馬力,這天文數字的能耗可不是雙極電池能扛得下來的。所以,我打算給昆侖號換裝新研製的女媧五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兩座八千兆瓦功率的可控聚變反應堆,小型化技術改良後加上電離槽、離心機和萃取罐總共也不過三百多噸,在這艘大船上根本占不了多少地方。”
核聚變輸出功率比核裂變更大,汙染要小得多,而且所需的氘和氚能直接從海水中提取,這對於在水域活動的昆侖號來說完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