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老盧,你就別感慨了,省點力氣打個盹吧。”安秉臣在這條線上已經來回跑了兩趟,興趣自然不是很大。他們已經進入甘陝走廊南段的祁連山脈,一路上把層巒疊嶂踩在腳下,朝看日出夕跨江河,跋山涉水毫無阻力可言,這種曠古未有的行軍方式讓習慣傳統運輸方式的步兵們心中生出無限感慨。
“就算我們到了白日格,仍然還有足夠的睡覺時間。”盧長安說的是需要等待後繼趕到的分散部隊,現在距離發動總攻的時間尚有二十多個小時。“現在,所有的天險,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江河湖海,對我們來說都不再成為障礙。我們是自由的大地行者,再也沒有人可以預料到我們會從哪一個方向出現,這怎麼能不讓人激動,讓我感慨呢?”
“我們本來就是自由的,隻不過,現在我們的步伐更加自由。”安秉臣總結道。
天快黑的時候,他們抵達了預定潛伏地點,與之前趕到的部隊成功彙合。
盧長安的步兵營需要向前推進一些,數輛運輸車開始趁著黑夜擺渡各連步兵進入攻擊陣地,而安秉臣則單人獨騎爬上附近一座可俯瞰白日格礦區的山頂,用望遠鏡仔細地觀察著下麵這片即將變成戰場的地方。
白日格礦區露西亞駐軍將近一個師的兵力,並有額外配屬裝甲營和武裝直升機中隊。由於這裏地處深山腹地,出於慣性心態,露軍西路軍主力的兩個摩托化步兵師駐紮在北麵二十公裏外的山口,那裏是進出白日格唯一的通道,也是他們認為敵人唯一可以出現的方向。本地露軍還有另外兩個步兵師,但都分別散布在東西兩側更遠的人口密集區,他們負責執行與國防軍殘部和地方抵抗組織作戰的任務。
安秉臣的望遠鏡鏡頭最後停留在兩公裏外山頂上的露軍對空雷達站,上次來他就留意過那裏,那座雷達站不僅是露軍信息係統的樞紐,同時也有俯瞰整個山穀的地勢之利,因此成為需要最先摧毀的目標。那裏地勢險要,補給有困難,肯定不可能有太多守軍。所以他決定,把它留給何昌發帶領的老民兵們。以他們的裝備水準和戰鬥力,拿下這座雷達站應該是手到擒來。
安秉臣看了看腕式終端的時間,距離發起攻擊還有十八個小時。
天亮之後,所有進入攻擊陣地的所有部隊都將保持絕對隱蔽狀態。工程部為每位士兵每輛機體都準備屏蔽複合波段紅外輻射的篷布,這種東西可以有效抵禦露軍偵察機或武裝直升機的紅外探測器。每一位步兵營的戰士都有一件這種紅外隱蔽鬥篷,隻要翻過來蓋住全身即可。那些機動騎兵就要麻煩得多,必須得自己下車來為整個小隊的所有機體逐台蓋好隱蔽篷布。
這是他第一次親自指揮大規模戰鬥,心情要說不緊張那絕對是假的。
為了保證隱蔽性,他關閉了腕式終端的彈出式全息聯絡模式,僅保留了耳機語音通訊方式。
“所有部隊,彙報進展情況。”他在山頂的寒風中低聲道。
“十裏鋪基地參謀部,一切正常。”田建明的聲音首先響起。
“影武士部隊,正在隱蔽行軍中,一切順利。”緊接著是林子雲清脆的聲音。
“工程部報告,複合電磁彈射器第九次檢測完畢,沒有任何問題。”江歡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倦。
“機動騎兵第20小隊,第21小隊已經出發,正在趕往預定防空陣地途中,一切進展順利。”這是彭友直的聲音。
耳機裏隨後傳來一陣喝罵怒吼的嘈雜聲,但是在這些雜音中王彥斌的聲音還是很清楚的:“鬼奴軍正在行軍中,保證按預定時間抵達作戰陣地。”
“步兵營正在進入潛伏陣地,我們已經完成了兩個連的擺渡,還有一百來號人就收工。”山下的盧長安也及時發來了進展報告。
“機動騎兵第一什完成所有戰前準備。”新任的少年騎兵中隊什長任真發來報告。
“機動騎兵第二什已做好所有戰鬥準備。”這個莽聲莽氣的聲音應該是成人機動騎兵那個叫範建的家夥,他是第二什的什長。
這兩位什長的報告表明,除了安秉臣身後的這台三號機體,整個白日格外側山穀中已經成功埋伏了兩百二十二台作戰機體。隻要再熬過明天白天,它們將成為發動突襲的利刃和尖刀。
最後彙報的是跟隨105師和李大同所部的兩名聯絡員,從他們彙報的情況來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按計劃進行。
“智庫,你準備好了嗎?”跨進三號機體之前,安秉臣低聲問道。
“如您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