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章 步兵
213章 步兵
腕式終端發出的預約喚醒鈴音打斷了安秉臣的美夢,他用力把睡意從臉上揉散,然後坐起來去拿牙刷和毛巾。
時間是早上七點正。
外麵走廊上響起一陣腳步聲,那是早班出訓的機動騎兵起床的聲音。
何昌發等十二名老兵早已穿戴整齊站在門外,看到這些忠心耿耿的衛士,安秉臣既感動又心痛,這些人也是爹生娘養的肉體凡胎,沒日沒夜地跟在身後,搞得自己像個黑幫頭子不說,每個人怎麼休息,每個人自己的事都不做了嗎?
他不喜歡前呼後擁的排場,更不認為自己在十裏鋪會有什麼危險。智庫直屬的零號機體巡邏組會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掃描十裏鋪方圓十公裏以內的所有人形生物,並同步進行背景核查以確定其危險級別,足以引發警報的任何可疑人員尚未靠近十裏鋪就會被步兵營設在外圍的巡邏隊攔截盤查。
何昌發看懂了他的不悅,連忙解釋:“我們的使命,就是保護會長大人。這是全體執事團的臨時決議。”安秉臣搖搖頭,帶著這支親衛隊加入了機動騎兵的跑操隊伍。
十五分鍾後,他們來到訓練靶場,這裏早已是槍聲大作。男女老幼數百人都在舉槍練射,人群中有幾隊全副武裝的巡邏小組往來遊弋,巡邏小組的使命是監控全場,指導那些生手的同時謹防某些持槍者暴走傷人。很多人平時看著蔫不拉幾,拿到槍以後會因為手持生殺利器而出現心態失衡,嚴重失控者甚至會在癲狂情緒中開槍亂射。巡邏小組的任務是預防這種情況,解除失控者武裝或直接將其擊斃。
今天靶場的值日官是步兵營副營長高懷亮,這人三十來歲年紀,戰前是個小有名氣的建築工程師,為人正直,行事果斷勇毅,平時沉默寡言略顯木訥。雖然高懷亮話不多,但卻勝在是個土木建築的大行家。
步兵營駐地就在南山腳下,這裏同時也是地下基地的機庫出入口,一方麵步兵營可為機庫出入口提供哨戒守備,另一方麵機動騎兵也能以最速度增援步兵營。不過高懷亮把整個營地變成了一座依托山體溝壑交錯貓洞密布的要塞工事,即便遭到露軍空地單位聯合突擊也能支撐至少一個小時以上,正好彌補了機動騎兵善攻不善守的短板。就為這個原因,揚眉吐氣的盧長安一手把高懷亮提拔成副營長。
安秉臣和高懷亮談了幾句,發現這位副營長思路敏捷,言語富於條理,一點沒有他表麵看上去那樣呆板木訥。
“步兵營需要至少兩台五號機體,這樣我們能進一步鞏固山腳下的交通坑道。”高懷亮說話的時候,語速慢條斯理,眼睛牢牢盯住對方,給人一種不容反駁的學究氣印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戰場環境會變得更加惡劣,所以我們的步兵需要更專業的防護服,不僅可以防禦子彈和碎片,還能隔冷防熱、絕緣、抵禦毒氣和生物汙染、阻斷電磁輻射。。”
“你想讓步兵都變成宇航員?”安秉臣問,他感覺這個步兵營似乎有變成工兵營的趨勢。
“我隻想讓他們活下來。”高懷亮大言不慚:“步兵營現有的三百六十五名步兵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精銳,他們是互助會最寶貴的財產之一。這場戰爭恐怕不會很快結束,很多時候,機動騎兵仍然需要足夠的步兵支援,因此在我看來,他們並不比機動騎兵的重要性低。如果宇航服能讓步兵在戰場上多一些生存的機會,那就應該給我們宇航服。”
他說的是實情,盡管機動騎兵風頭無雙,但那些四條腿的殺神無法顧及許多細節上的繁瑣雜務,包括地下基地在內,整個十裏鋪的警戒巡邏和治安維護全都是步兵營在負責。
安秉臣回答:“你也是新當選的執事團成員之一,完全可以自己提出議案。”
高懷亮露出諳熟內情者的狡黠笑容:“走正規流程需要花很長時間,但是會長,隻有你可以直接向智庫和卡魯發號施令,我想稍微快一點,這樣或許可以救不少人的命。這個月和上個月,難民中都有人在外出尋覓食物時遭到輻射感染,我們的步兵活動範圍更大,更需要防護服。”
目前步兵營的普通士兵除了一套標誌性的藍色棉質作訓服外沒有太多標準配備,武器五花八門就不說了,頭盔和鞋具更是千奇百怪。不少士兵通過在自備的戰術攜具口袋裏插上鋼片來增加防彈效果,但因此增加的重量和獲得的防禦效果完全不成比例,反而嚴重降低了步兵的機動性。時值冬天,外出巡邏的步兵小隊還要攜帶被服寢具,這樣搞下來累計負重已經超過四十斤,一旦遭遇戰鬥,通常要做的第一件事隻能是丟下包袱,然後再去尋敵和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