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父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巨人,徒步奔行追逐太陽饑渴而死。安秉臣取這個名字是有原因的,目前列裝的可變口徑電磁炮在工程部項目組中的代號是共工,也就是神話故事中怒撞不周山的那位鐵頭哥,取其以硬碰硬堅不可摧的寓意。有了共工這個名字在前,後麵的新研發武器索性全部采用中國古代神話人物作為代稱。
“露軍的門捷列夫真能洞穿三號機體?”田建明再次強調發問,同時眼光瞥了一眼安秉臣。
江歡不知其中蹊蹺,張口就答:“當然,智庫模擬了幾次發射,三號機體的外殼材料絕對擋不住。”
安秉臣聞言臉色轉暗,他倒不是擔心自己的安危,而是想到新組建的機動騎兵必然會在這種武器的攻擊下產生傷亡。從拜科**歸來之後,安秉臣自忖實力已足夠正麵對抗師級編製的露軍正規部隊,他開始躍躍欲試找個試刀的機會。一旦飛向太陽的卡魯解決能源危機,機器人軍團更加將獲得爆炸式增長。
按智庫的計劃,獲得足夠異能量補充後,卡魯的數量將先擴大到兩千隻。僅這一點,就能讓目前本地機體的生產效率提高近百倍。在保證充足能源和金屬供應的前提下,理論上隻需一周時間就能產出近萬台二號機體,有這麼多戰鬥機體,淹也能把敵人淹死。
由於互助會人員規模始終無法擴大,武裝力量的建設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線,包括學員在內的機動騎兵是整個互助會最寶貴的財富,這些人哪怕掉根手指頭都會讓安秉臣心如刀絞。可是,麵對毛子新武器的威懾,如果退縮避戰更是丟臉挫士氣的縮卵做派。
“那麼,卡魯呢?卡魯能抵禦這種聚能光束炮攻擊嗎?”安秉臣沉聲問道,心中尚懸一線希望。
江歡搖頭:“卡魯是個特例,它的結構完全不同於本地機體。我們無法通過模擬推演得出結果,必須在項目小組造出第一台門捷。不,誇父後通過實彈射擊才能有定論。”
“什麼時候能造出來?”
“三天時間吧,很多相關生產線都需要重新調整參數。”江歡說著話,靠近安秉臣放低聲音:“會長,還有一件事,阿格圖的那些報廢坦克的消耗已經接近庫存底限,不光我們的項目小組需要的材料不足,後勤部那邊的很多生產線也都麵臨停工。我們需要盡快找到足以替代阿格圖的金屬資源,否則下個月將有一半的生產線被迫停工。”
阿格圖的地庫雖然儲備了上千輛報廢的重型坦克,可無論如何也架不住近百條大小生產線的瘋狂吮吸,這些生產線不光製造本地機體,還有大量武器配件和特殊用品,例如機動騎兵的佩劍頭盔,工程部新設計的通用防護服,以及需求量越來越大的腕式終端。太陽火箭的成功發射讓陷入饑荒的原型機體有了盼頭,海底潮汐電站加上海陽核電站也勉強解決了雙極電池的供應,但金屬資源儲備的枯竭卻又成為安秉臣麵臨的一個新危機。
離開工程部後,安秉臣習慣性地張嘴想叫徐魯生,卻突然想起這位後勤部長已經卸任並轉職為農業部長。而且,他記得在出發去拜科**之前曾讓智庫著手搜尋合適的高品位礦點。
“智庫,上次提過的鐵礦勘探進展如何?”
“已派遣上百架次零號機體對周邊兩千公裏範圍進行地表深層掃描,發現高品位鐵礦礦點一百二十七處,結合儲量和礦層深度進行過濾後篩選出五處適合礦點,再考慮到與當前基地的運輸距離,最終確定南京至蕪湖、馬鞍山沿江一線的寧蕪鐵礦是當前最適合進行采掘作業的地點。雖然那裏已經數百年開礦曆史,但深層礦床的藏量仍然超過二十億噸,而且都是平均含鐵量高達60%的富鐵礦。”
“采掘作業組的準備情況怎麼樣?”安秉臣相信,以智庫有條不紊的習慣,肯定在派遣勘測機器人的同時就已經開始準備組建采掘作業組。
“新設計的五號機體樣機已經完工。”腕式終端上彈出一幅全息三維畫麵,安秉臣看了第一眼就徹底愣住。到目前為止,智庫設計的各種本地機體基本上全是流線外形,腹側有多條反曲足肢的雷打不動造型,但這一次,安秉臣卻終於看到了截然不同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