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向文迪在內的總控室技術人員們看著這一幕全都呆了,寂靜中隻聽到總工程師低聲道:“再放一遍。”如是重複三遍後,總控室內陷入無聲的沉默。
安秉臣仔細看著每一個人的表情,有人震驚,有人恐懼,有人則若有所思,那個叫向文迪的老頭臉上最精彩,忽而茫然,忽而猙獰,忽而大悟,忽而又疑惑。他的手早已鬆開閥門握柄,不自覺地推了一下鼻梁上那副因為斷腿而歪斜的眼鏡。
“向工,您看。”田建明輕輕打破了房間裏似乎要永遠持續下去的靜默。
“這東西究竟從哪裏來的?”向文迪厲聲問道,雙眼直愣愣地盯著卡魯,仿佛要將那小東西一口吞掉。
“一塊石頭變出來的。”安秉臣的回答簡明扼要。
“你是不是叫吳承恩?”向文迪翻了個白眼,滿臉的不屑。
安秉臣湊到老頭跟前,小聲把自己的經曆簡單說了一下,他陳述的主要是從石頭到蜘蛛車再到卡魯的變化詳情,和人和戰爭有關的細節內容全都跳過。
“你知道那兩個黑球是什麼?”
“我想,應該是它們誕生的母星吧。”高中學曆的安秉臣猶豫著回答。
向文迪冷笑一聲:“你沒看見兩個黑球周圍有高速轉動的光點?”
安秉臣一想,似乎還真是有:“衛星?”
這話讓老工程師徹底憤怒了:“你的物理課是天文愛好者教的?什麼東西都要扯上宇宙太空?這東西還沒看出來?是原子,構成萬事萬物的原子核!那轉動的亮點是圍繞原子核高速運動的電子!”
一串閃電炸穿了安秉臣的思維,他喃喃自語道:“原子?原子能?原子彈?”
向文迪再次投來“你這廝完全沒文化”的優越感目光:“年輕人,高中物理課是不是泡妞去了?原子彈是核裂變,通常意義上的原子能也是原子核裂變產生能量,但是,這個不是裂變,是聚變,兩個原子核融成一個,釋放出的能量更大。知道氫彈嗎?那就是核聚變,威力比原子彈更大。”
說著說著,老頭的眉頭又擰到了一塊兒:“不過,這倆黑球可不是氫原子,也不是氘,更不是氚,氫氘氚都隻有一個電子,這黑球外麵至少有十多個電子圍繞旋轉,這可是重元素啊!從來隻聽說過輕元素聚變,這重元素也能聚變?那不是亂套了,萬事萬物都能聚變?氫聚變至少要有一億度的高溫,這重元素聚變需要多高的溫度多大的壓強才能實現啊!”
“人類的聚變目前隻能用氫氘氚之類的輕元素,而且還得用原子裂變產生的巨大能量才能推動連鎖反應,成本驚人不說,需要的設備能堆滿一艘萬噸油輪,最關鍵的是根本無法控製聚變過程,不能想停就停,想開就開。可就這小東西的個頭來看,它所蘊含的技術不但實現了可控聚變,而且還達到了小型化,甚至微型化的水準。”安秉臣聽到話音,這才發現說話的是沈莉,女少校不知什麼時候溜了進來,聽到向文迪的高見後忍不住也跳出來。
向文迪看了一眼沈莉,雖然人不認識,但話聽得入耳,當即有了好感,點點頭算是打個招呼。“還有一點,目前人類的各種能源設施,不管裂變也好聚變也好,歸根到底最後都是燒鍋爐噴蒸汽推動發電機葉片轉為電能,這種能量轉化機製效率低,環節繁瑣而且危險性大,從根子上來看完全沒有擺脫三百年前瓦特蒸汽機的影子,所以說別看吹噓什麼計算機信息化,現在仍然是後蒸汽機時代的工業文明。可是,這小東西如果真采用聚變作為動力,它的鍋爐在哪裏?它的冷卻係統在哪裏?”老頭說到最後,一句音調比一句更高,仿佛在和某個看不見的人吵架。
安秉臣懦懦地冒了一句:“向工,卡魯告訴過我,它們的能源係統似乎和電磁理論無關。”
這話讓向文迪和沈莉都臉色一變,人類現代文明的基石可以說就是電磁理論。與電磁理論無關?那就是說,另一種全新的能量工作模式?他們所學所用了大半輩子的電磁理論都不再有任何意義?最終又和眼前這個輟學高中生一樣站到空白的起點線上?
老頭臉上泛起一陣異樣的紅潮,他在激動中感到一絲眩暈。一切從頭開始又怎樣?這世界上有幾人能獲得這樣的機會?
“我要加入互助會!”沙坪電站的總工程師帶著堅毅果決的神色瞪著安秉臣。
“這電站。”田建明倒是還沒忘此行的目的。
“隻要保證所有工作人員的安全,你們愛咋咋辦!”向文迪忽然像變了一個人。在巨大的誘惑麵前,原先總工程師豁出性命守護的那些東西突然變得一錢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