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章 漁業(1 / 2)

32章 漁業

32章 漁業

越來越多的人口湧入Q市地區,糧食短缺成為最大的問題,城外每天都能看到餓死者的屍體,因為搶奪糧食而導致的凶殺鬥毆事件頻繁發生。北方戰區指揮部自顧不暇,五萬多士兵的補給同樣不足,此外還要麵對不下百萬的饑餓流民。

李大同力排眾議下令在城南開粥棚賑濟饑民,但每天最多隻能讓萬把人喝口熱米湯,沒想到這個善舉卻引來更多慌不擇路的饑民。每天的粥隻有那麼多,增加的饑民在絕望中隻有用拳頭為自己討要生存的資格。粥棚開張的第三天,饑民之間爆發大規模鬥毆,十二人死於踩踏,其中一人是努力維持秩序的憲兵。

李大同勃然大怒,下令停開粥棚,僅口頭勸說饑民們向南撤離,服從者每人可獲贈一張麵餅。為甄別那些去而複返的無賴,憲兵隊發放麵餅時會用短刀在領糧者手臂上劃一道傷痕作為印記,下次發餅時見有傷痕者絕不再發。逃難者並不都是身無餘物的窮苦之輩,有相當數量的人還帶著私人財物和交通工具,為了果腹他們願意拿出身外之物換購糧食,因此自由市場很快成為Q市附近僅次於義勇軍征兵站的熱門場所。北方戰區指揮部還派了兩個連的武裝憲兵早晚巡視市場,他們不介入任何交易活動,隻負責維持市場秩序,防備大規模盜匪襲擊。

消滅那股土匪以後,安秉臣和林氏姐弟的生活變得無憂無慮,大量優質海魚換來了更多物資。林子雲認為當前這種世道下,糧食和武器是最不愁銷路的商品,後者需要有足夠背景,而且風險也大,遠不如食品行業穩妥。

於是在嚴易軒的建議下,林子雲拍板在市場附近搭起一座木屋充作加工場,招募附近的老弱婦幼來幫忙醃製魚肉,幫工開始隻請了兩個人,後來很快增加到五個人,神通廣大的嚴易軒幫忙搞來一台真空封裝機,由於隻能靠柴油發電機供電,加工場的每日產量僅為兩三百公斤。林子雲總管全局協調各個環節,林子風負責運輸,小板車變成驢拉的大車。

林子風押送的大車曾遭到一夥手持木棍和刀斧的流寇襲擊,他開槍打死三人後對方才一哄而散。出於安全考慮,林子雲從自由市場以每天十斤魚肉的價碼雇了兩名武裝護衛增強加工廠和運輸線的安全。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拖魚上岸後安秉臣把蜘蛛車藏在一個隱秘的礁石洞裏。上次林子風心癢也想試試駕馭蜘蛛車的感覺,但他上車後卻無法啟動,握著操縱柄怎麼使力怎麼摁點火鍵都沒反應,連艙門也關不上,換安秉臣來卻一切正常。原來這車還認人,林子風罵罵咧咧之餘隻能作罷,安秉臣心裏多少有些得意,從此不再擔心失竊的問題。

現在唯一能對他構成威脅的是近地軌道上的那些偵察衛星,露國人肯定在刨地三尺地找蜘蛛車,保不準別的國家也聽到了風聲,沒準自己的祖國也在其中。目睹過蜘蛛車的人實在太多,信息時代消息傳得很快,偵察衛星也讓荒郊野外的隱秘蕩然無存。

安秉臣已經決定盡量不讓蜘蛛車在露天環境活動,否則一旦被露國人的偵察衛星發現,大隊重型坦克和武裝直升機立馬會從四麵八方殺來,他倒是能一走了之,但林氏姐弟倆必定被殃及池魚,那不是他所想要的結局,因此他必須全力保持低調。

上次剿殺土匪的戰鬥中,他駕著蜘蛛車刻意貼近樹林和山崖運動,為的就是防止被空中掠過的偵察衛星發現。雖然通過天網可以清楚看到近地軌道上的所有衛星,但他這樣的外行人士既不知道偵察衛星的覆蓋範圍有多大,也不清楚哪一顆衛星是軍用偵察衛星。

三人原先住的海邊窩棚已經擴建成石棉瓦和防雨布混築的大屋,前後還有個籬笆院子,一眼望去比原先要氣派得多。安秉臣拉著裝滿海魚的小板車遠遠望見院門前站了兩個男子,很可能是來買魚的商家。自從有了加工場後,很多人都來談生意,談來談去就一個目的:從嚴家手裏搶過海魚收購權。

但林子雲始終沒同意,因為和嚴易軒的合作一直很順利,嚴家不光做糧食生意,服裝雜貨什麼的也搞,據說他們家在Q市駐軍裏有很深的關係。聯想到他們賣出的舊式武器彈藥,林子雲對這個傳言已經相信了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