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悖論——如來的本意究竟是要誰來取經的!(1 / 3)

本章我們來講講,在西遊記裏,觀音菩薩與如來佛祖,在派誰來取經的這件事上,有沒有什麼矛盾呢?或者說,觀音菩薩有沒有完全遵照如來佛祖的意思去辦?

要解釋這個問題,那麼,必須要從如來派觀音來東土尋取經人,這件事中的一件很重要的小事說起。

原著第八回這樣寫道:“......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隻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如果依如來的原話,說的再清楚不過了,基本上無需解釋——這三個箍兒,原本都是要給取經人的。

可實際上,這三個箍兒,觀音菩薩將其中一個“緊箍兒”給了孫悟空,另外兩個呢?一個“金箍兒”給了紅孩兒,一個“禁箍兒”給了熊羆精。而這個紅孩兒和黑熊精,最後都做了觀音菩薩的家仆,並沒有成為取經人。

於是乎,江湖上流傳了這麼一個傳說,說是如來佛祖的本意是要讓紅孩子及熊羆精來取經。

如果是這樣論的話,那麼,孫悟空就是大徒弟,熊羆精就是二徒弟,紅孩兒是三徒弟。而這三個人組成的團隊,明顯實力上,肯定高過“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這個團隊。

所以,我們姑且把“孫悟空+熊羆精+紅孩兒”這套陣容,叫做“高配版陣容”!而將“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這套陣容,稱之為“低配版”陣容吧。

如果真的是這樣(估卻不論對錯),至少,可以完美的解釋了下麵幾樣問題!

什麼問題呢?

其一、為什麼八百裏猴駝嶺上,西方靈山要安排這麼三個神通廣大的魔頭在這裏排演磨難?

我們來看看原著裏,這三個魔頭最後的收伏過程。

原著裏寫的非常清楚,收伏這三個妖魔,靈山主力可謂是傾巢而出的:“過去、未來、見在的三尊佛像與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諦神,布散左右,把那三個妖王圍住,水泄不通。”

“三世佛”一同來收伏,這真是好大的麵子啊。而實際上,孫悟空八戒及沙僧三個人,如果擺開陣勢來,還真是打不過這三個魔頭。

孫悟空厲害的是他的機敏、疾鑽、活絡,還有不滅金身和火眼金睛。

其實“火眼金睛”也沒多厲害,吳承恩後來說了:“原來當年因大鬧天宮時,被老君放在八卦爐中,鍛過一番,他幸在那巽位安身,不曾燒壞,隻是風攪得煙來,把他熏做火眼金睛,故至今隻是怕煙。”

後來又說了,這火眼金睛,不過是害了個“眼病”。而猴出生時,那雙眼可是“目運金光、射衝鬥府”,論厲害層度,剛開始這雙眼,想象空間肯定更大。

這猴子的實力,在於七十二般變化,非常善於疾鑽,更像泥鰍一樣,十分難捉摸,有時候是防不勝防。這猴子三番五次鑽怪物肚子裏,搞得那些妖魔苦不堪言。特別是這八百裏猴駝嶺,猴子這招,更是屢試不爽!

可是呢,這猴子又不是正麵擊敗了這三個妖魔,所以,妖魔心裏還有不服的。(當然,也可能是這三個妖魔不講信用,頑固不化,特別是大鵬王。)

但是,如果把八戒沙僧換成黑熊精與紅孩兒,就是前文說的“高配版”取經陣容,可能又是另外一般景致了。

如果是這套高配版陣容,也不用西方三世佛一起來了,這三個人管情能收伏得了。如此說來,當初安排這幾個妖魔下來的時候,可能是以為將麵對的是這取經的第二套“高配版陣容”的。沒想到,最後來的,是這第一套“低配版陣容”,所以,就有點無法收場了,隻得三世佛一起出手,來收伏了。

同樣的例子還有享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其二、還解釋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最後金蟬子、悟空成佛,而八戒隻做了個淨壇使者,沙僧卻隻做了個羅漢。照理說,這三界內人人皆知的取經大事,幹完後,還有什麼事可這個功果更大?可是呢,偏偏這二人還是沒有成佛。

這就留下了很多值得揣測的空間。是不是如來本來確實是要收這黑熊精及紅孩兒三個人做取經人呢?而實際上來得人,除了孫悟空比較滿意外,另外二個就完全不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