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書中內容(1 / 2)

強壓住心中的激動,林熙迫不及待的把羊皮書往後翻去去,終於在羊皮書的中間位置,他又看到了自己的玉佩,同樣是兩塊陰陽玉佩的圖案,跟他在玉天王那裏看到的完全一樣。

而更讓林熙激動的是,在陰陽玉佩的圖案下麵,並不像玉天王的羊皮古書那樣,記載的內容都變成了墨跡,這本羊皮書上的文字清晰可見,全都是以工整小篆寫成。

看到那些小篆字的瞬間,林熙心中的激動頓時難以自抑,如果他沒猜錯的話,玉佩的來曆很可能隱藏在這些小篆裏麵,隻要知道了和確認了玉佩的來曆,天眼異能的秘密也就能不攻自破。

彼時,林熙將目光向書中的小篆字看去,可是他卻發現,那些小篆字全都晦澀難懂,自己最多隻能認出四五個罷了,其餘的就像是看天書一般。

不過說來也是,自從上古時代倉頡造字以來,經過數千餘年時間的發展,字體早已經變得大不相同,或許現代人認識繁體字不算太困難,但要說認識篆體字的話,那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眾所周知,小篆又稱秦篆,自從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邑(河南洛陽)後,華夏大地經曆了五百多年的諸侯兼並,又分為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稱雄的戰國時期,而在這漫長的歲月裏,我國的語言文字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

據史料記載,當時僅僅是“寶”的寫法,就有194種形態,“眉”字的寫法也有104種,甚至連“壽”字的寫法都有百種以上,使得有的字體柔婉流動、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有的結構狂怪,雖然這些字體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卻對思想交流帶來了不便。

所以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大力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並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同時取消其他六國文字,創造統一文字的小篆書寫形式,直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取代。

看著羊皮書上如同天書般的數十個小篆字,林熙心中不由感歎萬千,這還真是好事多磨,眼看著就要解開玉佩的來曆秘密了,卻因為不識字給耽擱了。

好在他等了這麼久,也不差多等這一兩天時間,反正羊皮書已經在自己手上,隻要抽時間去圖書館,或者找古文字方麵的行家請教,那些文字的內容就可以真相大白,根本犯不著急於一時。

想到這裏,林熙的心情又忽然放鬆下來,絲毫沒有先前的激動和急迫,他百無聊奈的繼續把羊皮書往後翻去,看到羊皮書後麵的內容,全都是各種古玉器的圖形解說,隻是那些解說的文字,也全都是晦澀難懂的小篆字。

不一會的功夫,林熙就把羊皮書翻到最後一頁,看完最後一件龍形玉器後,他正準備將羊皮書合上,卻在不經意間看到了什麼,頓時忍不住目光一凝。

在羊皮書最後一頁的書縫處,林熙明顯看到有書頁被撕扯的痕跡,盡管被撕扯的痕跡近乎整齊,甚至有些地方已經脫落,如果不是仔細看的話,根本很難看出來,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但自從林熙獲得天眼異能後,目光就變得明亮無比,視力更是前所未有的好,所以他能看出被撕扯的痕跡並不算意外。

而那被撕扯的痕跡代表什麼?代表這本羊皮書還有最後一頁,但卻被人給撕掉了!

林熙記得很清楚,他在玉天王那裏曾將羊皮古書從頭到尾翻閱過,盡管對書中的內容隻是一掃而過,但他卻可以打包票,玉天王那本羊皮古書的最後一頁,跟這本羊皮書的最後一頁是一模一樣的,但卻沒有被撕扯過的痕跡。

也就是說,這本羊皮書在原本內容的基礎上,現在又多出了一頁新的內容,那頁新的內容甚至連玉天王那本羊皮古書都沒有,卻不知道因為什麼,這本羊皮書的最後一頁被人給撕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