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碧螺春(2 / 2)

由於之前苦於尋找那件開門的老物件,林熙雖然已經喝過好幾杯茶水,卻全都是牛飲而已,就像食不知味一般,而現在一切都塵埃落定,他反倒有心思品嚐起來。

盡管林熙對茶還是一竅不通,卻多少能嚐出一點滋味:“老先生,您這茶不錯啊,湯色碧綠清澈,香氣濃鬱,滋味鮮醇甘厚,回甘持久,當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啊。”

聽到林熙的話,祝可進頓時驚訝,他反問道:“真沒看出來,林小哥不僅對古玩深有研究,還對品茶有所見解!你說的不錯,我這茶的確是好茶,而且還是最上等的碧螺春,要是林小哥覺得喜歡,我那裏還有半包左右,一會咱們遊戲結束了,給你帶回去怎麼樣?”

如果不是祝可進吃定了林熙,認為那塊玉佩是他的囊中之物,他也不會這麼大方,不過想來也是,能有一塊極品的羊脂古玉到手,七百萬塊人民幣都花出去了,送出半包茶葉又算什麼,大不了就當是個彩頭嘛。

然而祝可進不知道,林熙心中卻是樂開了花,他沒想到逛個夫子廟,都能賺個滿缽滿盆,不僅得到兩件堪稱珍品的老物件,還能順走祝可進這胖老頭兒的半包碧螺春。

要知道祝可進可是出了名的隻進不出,就連對自己人都不例外,所以很多知道他的老朋友,才會氣的叫他豬頭三,並送他“鎖橫江”的綽號,現在能讓他狠狠出次血,林熙又如何能不樂?

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澤碧綠,形似螺旋,以明前碧螺春最為極品,其條索緊結,卷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衝泡後茶葉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

古人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當地民間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

眾所周知,碧螺春茶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貢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早在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而碧螺春雅名的由來,則傳說跟清聖祖康熙皇帝有關:

康熙三十八年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地製茶高手朱正元處,購得精製的“嚇煞人香”進貢,康熙以其名不雅為馴,題之為“碧螺春”,這就是碧螺春雅名的由來。

值得一說的是,碧螺春的貯藏條件十分講究,傳統的貯藏方法是紙包茶葉,袋裝塊狀石灰,茶、灰間隔放置缸中,加蓋密封吸濕貯藏,才能保證茶葉不變質,而現代人的儲藏方法,其實也差不多大同小異罷了。

當林熙知道祝可進的想法後,心中頓時忍不住一樂,他為了狠狠出口提心吊膽的惡氣,故意有意無意的說道:“老先生,那我倒是要多謝您了,嘿嘿,白拿您一件開門的老物件不說,還帶走了半包茶葉,我都怪不好意思的了,不過您老的好意盛情難卻,我就隻好恭敬不如從命了,可您總不能就這麼讓我拿回去吧,碗還沒洗呢”

話音剛剛落下,還沒等祝可進反應過來,陳會長就像遇到了什麼開心事,無比舒暢的開懷大笑:“哈哈哈,祝老三啊祝老三,常言道‘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早給你說過不要自作聰明,常年在河邊走,哪能有不濕鞋的?現在好了吧,被人林小哥看出來了吧,賠了夫人又折兵,你今天這個跟頭算是栽大了,看你以後的老臉往哪兒擱,哈哈哈”

如果您覺得《最強之眼》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79/79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