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老板中年的樣子,大約也就四十來歲,就算他二十歲進入這一行,那也應該有二十多年了,因此林熙猜測到:“難道二十多年?”
頗為得意的搖了搖頭,老板伸出了四根手指頭,不無感慨的說道:“算上我穿開襠褲的時候,在這裏已經四十多年啦”
林熙明顯被老板的話震驚了,他怎麼也沒想到老板竟是從小在這裏長大,那麼說來四十多年也是沒問題的,而就在林熙震驚的時候,老板的聲音繼續悠然響起:“這四十多年,隻要是在這條市場上,什麼樣的人我沒見過,什麼樣的事我沒經曆過,所以小兄弟你走進來我就知道,你肯定是個瞧熱鬧的,連新入行的都算不上。”
頓了頓,老板將手中的搖頭丟掉,又繼續說道:“我之所這麼肯定,並不是我仗著自己四十多年的經驗隨意揣度的,而是小兄弟你拿,竟然連最基本的行規都不懂,就拿這最基本的‘多問價、少還假’來說吧,如果你要真是行內人,怎麼可能不問也不還?這就隻能說明你是個外行湊熱鬧來的。”
聽到老板的話,林熙心中愈發的震驚和敬佩,震驚的是他四十多年的從業時間,而敬佩的則是老板的經驗,雖然老板嘴上說的很輕鬆,看似不值一提,可他說的這些經驗花兒,隻有真正經曆過的人才能說得出來,換做外行人誰能講得出來,又能講的這麼淺顯易懂?
彼時,林熙笑著客氣道:“老板您可真厲害,我以前聽說過‘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卻沒有您這話中聽易懂,您說的沒錯,我的確是來瞧熱鬧的,所以才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似得,看什麼都稀奇。”
頓了頓,稍作呻吟之後又像是想起了什麼似得,林熙又繼續說道:“如果老板方便的話,能不能給我講講這和田玉的竅門兒?實在不瞞您說,我其實是古玩這行的,都說珠寶古玩不分家,這次有機會來了和田,自然是要多見識見識,隻是一直找不到門路才來瞎轉悠的。”
知道這個時候,老板才對林熙高看一眼,雖然他不是古玩這行的,卻對古玩多少有些了解,而能像林熙這麼年輕就進入古玩這行的,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先不說林熙到底有幾分真本事,就憑這坦蕩份胸懷就足以令人側目。
反正這會閑著也是閑著,也難有有人陪他聊聊天,而且還聊得是老本行,老板自然不會拒絕:“真沒看出來啊,小兄弟竟然是玩古玩的,老輩人傳下來的都說,能玩古玩的都是真正的學問人,今天看到小兄弟的求知態度,我才真正明白了這句話。”
如果您覺得《最強之眼》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79/79857/ )